2021-2022學年陜西省渭南市韓城市新蕾中學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9 14:30: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分,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下列都屬于生物的一組是( )
A.蘑菇、鐘乳石 B.病毒、向日葵 C.鳥、飛機 D.樹木、土壤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下列活動中,與了解“全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B.用直尺測量腎蕨的高度 C.探究光照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 D.珍妮?古道爾觀察猩猩的生活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3.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溫度對生物產生影響的是( )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候鳥的遷徙活動 C.虎落平陽被犬欺 D.春風又綠江南岸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4.生物的生活離不開一定的環境,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生物生存離不開環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反映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D.“青蛙冬眠”反映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組卷:49引用:5難度:0.4 -
5.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草、鼠、蛇、鷹四種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的相對數量關系。其中丙最可能代表( )
A.草 B.鷹 C.蛇 D.鼠 組卷:43引用:19難度:0.9 -
6.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相對穩定的,這是因為( )
A.人工控制的結果 B.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C.生產者總是數量最多的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組卷:15引用:7難度:0.7 -
7.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所有陸生生物的“立足點”是( )
A.大氣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巖石圈的表面 D.地球表面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8.下列使用顯微鏡時遇到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不正確的一組是( )
A.物像不清晰——調節細準焦螺旋 B.物鏡鏡頭臟——用手擦干凈 C.視野較暗——選用凹面鏡和大光圈 D.物像太小——換高倍物鏡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9.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視野的偏右上方有一個數字“6”,那么實物及其實際位置分別是( )
A.“6”,偏向右下 B.“9”,偏向左下 C.“9”,偏向左上 D.“6”,偏向左下 組卷:13引用:8難度:0.5 -
10.顯微鏡操作中,對光的規范操作步驟是
①選遮光器上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③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
④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組卷:26引用:15難度:0.9 -
11.切片機切取洋蔥的根尖,經過染色,制成可供日后多次使用的玻片標本,則這種玻片標本屬( )
A.臨時裝片 B.永久裝片 C.臨時切片 D.永久切片 組卷:18引用:13難度:0.7 -
12.制作下列臨時玻片標本的過程中,不需要染色的是( )
①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②番茄果肉細胞
③菠菜葉肉細胞A.②③ B.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13.在繪制生物圖的基本要求中,圖形的名稱應寫在圖的____,圖中較暗的地方用____表示。( )
A.右側 鉛筆涂黑 B.下側 鉛筆細點 C.右側 鉛筆細點 D.下側 鉛筆涂黑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14.判斷視野中看到的是細胞還是氣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氣泡的邊緣較黑、較寬 B.細胞的形狀十分規則 C.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氣泡會變形移動 D.氣泡的內部一片空白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15.如圖是動物體內的某種細胞,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細胞為神經細胞 B.該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C.該細胞能感受刺激,傳導神經沖動 D.該細胞沒有線粒體這一結構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計60分)
-
45.“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句詩描繪了油菜花盛開的美好景象。如圖分別表示了油菜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從甲細胞——
(2)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其中
(3)圖乙是植物體的幾種基本組織,請分析:
①分生組織的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產生新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圖中表示分生組織的是
②圖中B細胞的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屬于
③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被根吸收后通過莖中的
(4)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油菜不具有
(5)請你補全油菜植株的結構層次:細胞→組卷:7引用:1難度:0.5 -
46.為探究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材料:載玻片、草履蟲培養液、清水、肉汁、食鹽、滴管等。
實驗過程:①取三塊潔凈的載玻片,編號甲、乙、丙,在每塊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蟲的培養液,并將其連通。在甲載玻片上右側草履蟲培養液邊緣滴一滴清水,在乙載玻片上右側草履蟲培養液邊緣滴一滴食鹽,在丙載玻片上右側草履蟲培養液邊緣滴一滴肉汁,如圖所示,觀察草履蟲的運動情況。
實驗現象:甲中草履蟲無明顯變化,乙中右側草履蟲向左側移動,丙中左側草履蟲向右側移動。
請根據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可作出的假設是:
(2)在吸取草履蟲培養液時,應從培養液
(3)該同學設計甲組實驗的目的是
(4)分析實驗現象,對于草履蟲來說,上述屬于有利刺激的物質是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