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4 13:0:2
一、選擇題(共40分)共20道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
1.綠葉海蝸牛是一種極為有趣的生物,這種軟體動物一生進食一次海藻大餐,便將葉綠體吸入自己的細胞內,使得體內充滿葉綠體并能進行光合作用,從此便可終生不用進食。若將綠葉海蝸牛細胞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以分辨的細胞結構有( )
A.細胞核和葉綠體 B.葉綠體和細胞壁 C.葉綠體和大液泡 D.細胞核和細胞壁 組卷:228引用:38難度:0.4 -
2.為了解梧桐木虱對梧桐的危害,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走訪了不同街道的園林工作人員,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種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靠吸食梧桐葉片汁液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劑防治,也可通過釋放嚙小蜂、七星瓢蟲等天敵進行防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研究過程采用的是調查法 B.梧桐木虱與梧桐之間是捕食關系 C.梧桐木虱的幼蟲與成蟲形態相似,食性相同 D.通過釋放天敵進行防治更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組卷:96引用:8難度:0.5 -
3.如圖為楊樹葉的發育過程,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葉原基、幼葉和葉在結構層次上分別屬于細胞、組織和器官 B.葉原基細胞分裂期間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一直保持不變 C.楊樹葉的大小差異主要取決于構成其細胞的大小 D.相比于葉,葉原基或幼葉更適合做植物組織培養的材料 組卷:120引用:6難度:0.4 -
4.觀察發現,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向上生長的,這可能的原因是植物具有向光性。某同學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的基礎上,想通過如圖所示實驗進行驗證。下列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同學提出的假設為“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B.實驗前4株植物必須進行遮光處理 C.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線照射的強度 D.4株植物除變量外其他生長條件應一致 組卷:267引用:10難度:0.4 -
5.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地錢分化出了輸導組織,更有利于陸地生活 B.蛔蟲表面有角質層,可抵抗宿主消化液的侵襲 C.紅豆杉葉外面包裹著蠟質,可有效減少水分的散失 D.冬天北極熊會形成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抵御寒冷 組卷:341引用:7難度:0.6 -
6.高原鼠兔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群居植食性哺乳動物,當它們在洞外活動,發現高空有猛禽時,會發出叫聲示警同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鼠兔在食物網中處于第二營養級 B.鼠兔的示警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C.鼠兔群體具有明顯的社會行為 D.鼠兔的示警行為依賴于發達的神經系統 組卷:153引用:12難度:0.6 -
7.土壤是無數微生物的家園,常見的微生物有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硝化細菌、根瘤菌、酵母菌、霉菌等。下列有關土壤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屬于原核生物 B.都能促進物質轉化 C.都靠孢子繁殖后代 D.都營寄生或腐生生活 組卷:214引用:11難度:0.5 -
8.某生物興趣小組通過實驗發現,胃蛋白酶能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成簡單的營養成分,而對淀粉卻不起作用。這種現象說明酶具有( )
A.高效性 B.專一性 C.多樣性 D.穩定性 組卷:236引用:7難度:0.6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60分)
-
24.“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唐代詩人白居易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景象。無論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都具有產生后代的能力,在生生不息的繁衍過程中,物種的遺傳信息代代相傳,從而實現了物種的延續。
(1)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其根本區別是有無
(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西瓜的個體發育是從
(3)若用秋水仙素(一種化學試劑)處理西瓜的幼苗,使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加倍,長成后的西瓜莖稈粗壯,葉片和果實都比較大,你認為這種變異能遺傳嗎,并闡釋你的理由
(4)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生殖和發育方式,其中鳥類生殖和發育的突出特點是組別 親代Ⅰ 親代Ⅱ 子代 甲 黃綠色 黃綠色 全部黃綠色 乙 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天藍色 丙 黃綠色 天藍色 黃綠色、天藍色
②若乙組的子代為3只天藍色虎皮鸚鵡和1只黃綠色虎皮鸚鵡,即天藍色與黃綠色的比例為3:1,請解釋該比例產生的原因是組卷:170引用:4難度:0.3 -
25.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政府在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于2030年前確保碳達峰,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的鄭重承諾,彰顯了大國責任。如圖是某自然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字母表示該生態系統的不同成分。
(1)在自然生態系統中,d通過
(2)碳循環具有全球性和周而復始的特點,碳在生態系統中的傳遞形式是
(3)流經該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4)為做好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現在社會上使用的部分專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可直接被降解,參與此過程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屬于圖中[組卷:189引用: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