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9課 古詩三首》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9分)

          • 1.根據語境,看拼音,寫漢字。
            西yuè
             
            華山有千rèn
             
            高。山中有許多古代的mó
             
            崖石刻,是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yí
             
            產。

            組卷:32引用:3難度:0.9
          • 2.給帶點的字或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或解釋。
            劍外忽傳收(jí jì )
             
            北,初
             
            (①聽說。②聞到)(tì  dì )
             
            (①鼻涕 ②眼淚)淚滿衣裳。

            組卷:87引用:3難度:0.7
          • 3.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三、填空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9分)

          • 8.根據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完成練習。
            (1)根據意思寫詩句。
            ①滿懷希望地望著江南,盼望南宋軍隊收復失地,如此又一年。
             

            ②三萬里長的大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華山高聳接青天。北宋的遺民對著這樣的河山也只能傷心欲絕。
             

            (2)根據對詩句的理解完成練習。
            ①前兩句詩中的“
             
            ”字表現出黃河的生氣,“
             
            ”字突出山的高峻;從第三句的“
             
             
            ”看出了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從第四句的“
             
             
            ”看出了百姓對和平的渴望。
            ②全詩以“
             
            ”字為眼,表現了詩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轉的心情,這是悲壯深沉的心聲,詩境雄偉、嚴肅、蒼涼、悲憤,讀之令人奮起。
            (3)根據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①“河”,指
             
            ,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②五岳,東岳
             
            ,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岳
             
            ,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岳
             
            ,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北岳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岳
             
            ,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課文中指的是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9.對比讀古詩,回答問題。
            【甲】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乙】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①忽傳收薊北②,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下列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甲詩開篇即寫眼前之景:雖山河仍在,可城破國陷,一片荒涼衰朽景象。一個“破”字,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凄然。
            B.甲詩尾聯寫詩人憂愁漸深,頭發愈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上。這種愁情是詩人與親人書信中斷,思念親人所致。
            C.甲詩全詩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練,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D.乙詩抒寫詩人情感時運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的手法。
            (2)乙詩尾聯中連用了“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個地名,請分析“即從”“穿”“便下”“向”這幾個連接詞的妙處。
             

            (3)甲詩寫于安史之亂開始時,乙詩寫于安史之亂結束時,兩詩都寫到了“淚”,請分析它們各自蘊含的情感。
             

            組卷:96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