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
1.中華文明為人類進步做出巨大貢獻,下列應用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指南針指引航行 B.用糧食釀造食醋 C.用泥土燒制陶瓷 D.用火藥開采礦石 組卷:82引用:6難度:0.8 -
2.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稱量固體B.
檢查氣密性C.
傾倒液體D.
加熱液體組卷:36引用:6難度:0.9 -
3.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作電極 B.發生火災時,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著火區域 C.為改善空氣質量,提倡“綠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為主 D.在煤爐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組卷:21引用:3難度:0.7 -
4.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會造成水中藻類大量繁殖,使水質惡化.這里的“磷”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5.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
A.NO2:“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一個氧分子 B.2Na:“2”表示兩個鈉原子 C. :“+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2MgD.2OH-:“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 組卷:101引用:9難度:0.5 -
6.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 B.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氧氣分子體積變小了 C.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組卷:36引用:1難度:0.7 -
7.生活中離不開空氣。下列對空氣各組分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稀有氣體是空氣中含量最少的氣體 B.由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可得出氮氣難溶于水結論 C.二氧化碳無毒,所以多吸點對人體沒有傷害 D.氧氣可用氣割,是利用氧氣的可燃性性質 組卷:74引用:6難度:0.6 -
8.為證明鐵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時易生銹,下列實驗必須要做的有( )
A.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92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包含10個小題,其中16一24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25小題10分。共70分)
-
24.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后,對書上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實驗裝置如圖,利用如圖微型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整套裝置氣密性良好)。
【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①擠壓右邊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②保持燃燒管微熱,擠壓左邊滴管,燃燒的白磷熄滅。
【分析與討論】
(1)步驟①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為
。請寫出該步驟中雙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步驟②說明CO2的化學性質是
,下列滅火方法與該步驟中滅火原理相同的是
(填字母)。
A.用扇子扇滅蠟燭火焰
B.油鍋著火時蓋上鍋蓋滅火
C.用一小盆水潑滅炭火
【拓展探究與應用】
實驗步驟:①在燃燒管中僅加入鎂條,擠壓右滴管并引燃,鎂條燃燒;
②擠壓左滴管,一段時間后,鎂條仍能繼續燃燒。
請通過這一現象談談你對燃燒條件或滅火方法的新認識:
(3)燃燒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氣。
(4)金屬鎂著火時,
(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組卷:105引用:5難度:0.5 -
25.在觀看介紹貝殼的科普節目時,小明聽到節目中介紹貝殼中碳酸鈣含量可以高達90%。為了了解信息的真偽,小明取凈化干燥后的貝殼樣品做了以下的研究:取5.4g的貝殼樣品于燒瓶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用二氧化碳傳感器采集反應產生的氣體的質量。實驗裝置及采集數據如圖所示:
請根據圖示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2)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寫出計算過程)
(3)5.4g貝殼中鈣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組卷:17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