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1《1.1 細胞生活的環境》2021年同步練習卷(7)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如圖為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內環境是由高等動物體內的液體組成的 B.生物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都是通過內環境來實現的 C.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直接通過內環境就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D.當蛋白質長期供應不足時,高等動物體內①③的滲透壓都會降低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人劇烈活動后,隔一段時間血漿的pH會( )
A.大于7.45 B.維持在7.35~7.45 C.遠小于7.35 D.穩定在3~4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下列疾病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引起的是( )
A.淋巴管堵塞引起的組織水腫 B.血鈣太低引起的抽搐 C.腎衰竭引起的尿毒癥 D.血紅蛋白減少引起的貧血 組卷:20引用:8難度:0.7 -
4.如圖所示為哺乳動物的某組織,其中的①~⑤分別表示結構或體液,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肌肉細胞缺氧時,③中乳酸含量增加,但由于Na2CO3的調節作用,③的pH會維持相對恒定 B.②細胞呼吸的終產物CO2不會引起③pH的變化 C.②中的氧氣到達④被利用需要經過6層膜,②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④處 D.③與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質而⑤中不含蛋白質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5.分別向20mL的新鮮血漿中滴加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和稀NaOH溶液,血漿酸堿度變化與滴加滴數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177引用:73難度:0.9
三.選擇題
-
14.由于輕微創傷使小腿某處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腫,對這一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
A.毛細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組織液滲透壓增高 B.毛細血管透性增大,部分血漿蛋白外溢,使局部組織液增多 C.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外流,使局部組織液減少 D.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組織液增多 組卷:19引用:8難度:0.7
四.非選擇題
-
15.血漿是人體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血漿滲透壓可分為膠體滲透壓和晶體滲透壓,其中,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膠體滲透壓,由無機鹽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為晶體滲透壓。回答下列問題:
(1)某種疾病導致人體血漿蛋白含量顯著降低時,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由
(2)正常人大量飲用清水后,胃腸腔內的滲透壓下降,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漿的水量會
(3)正常人體內血漿近中性,pH為
(4)血漿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要穿過
(5)在人體中,內環境的作用主要為:組卷:21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