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B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_____。( )
A.實現了共同富裕 B.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C.國際地位不斷上升,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二 D.基本實現現代化,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組卷:18引用:8難度:0.7 -
2.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于2022年11月29日成功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____、____、____三人組成。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五號三名航天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 )
A.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 B.費俊龍、聶海勝和張陸 C.費俊龍、楊利偉和張陸 D.費俊龍、鄧清明和劉洋 組卷:15引用:6難度:0.7 -
3.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片劑(英文縮寫為MDMA),俗稱“搖頭丸”,屬中樞神經____,是我國規定管制的精神藥品。( )
A.興奮劑 B.抑制劑 C.麻醉劑 D.安慰劑 組卷:23引用:10難度:0.6 -
4.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煥然一新,漫畫《三代人趕集》反映出( )
①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②改革開放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③我國城鄉發展的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協調
④改革開放使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組卷:49引用:3難度:0.7 -
5.十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一項項大國重器令世界驚嘆,移動支付讓人們的生活愈加便利,技術的創新帶動生產領域的革新。這說明了( )
①科技創新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②科技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持
③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④我國的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已經實現了高度現代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6.為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有效推動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社會生產力新躍升,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求政府( )
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社會創新發展
②行使立法權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③貫徹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培育科技人才
④放寬政策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制定經營戰略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7.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要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加大保障力度,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惠及近千萬家庭。這說明( )
①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
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
③黨和政府堅持以公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④我國在民生領域得到較大改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三題,共50分)
-
22.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近10年來,我國不斷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規體系,制定相應的中長期規劃和行動計劃,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加強生物多樣性法制建設;近10年來,我國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指標納入地方政府考核,壓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近10年來,我國頒布和修訂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種子法、長江保護法和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覆蓋野生動植物和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安全、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等領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近10年來,我國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組織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等專項執法行動,持續加大涉及生物多樣性違法犯罪問題的打擊整治力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系統、物種和生物資源的行為;近10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政府加強引導、企業積極行動、公眾廣泛參與的行動體系基本形成,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參與度全面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摘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有修改)(1)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促進人與自然
(2)運用建設法治中國的知識,說說我國是如何逐步邁向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多元共治格局的。組卷:30引用:1難度:0.3 -
23.老城市新活力詮釋中國式現代化圖景,新時代青少年自信自立推進民族偉大復興。
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進一步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同時,他還寄語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著眼大局所需,立足廣州所能,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在奮力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中勇當排頭兵。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州老城市綻放出新活力、實現新作為,城市綜合競爭力、輻射帶動力、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展現出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經濟發展量增質升: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5年年均增長6.1%,經濟總量占廣東省近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9%和1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0%,單位GDP能耗約為全國平均水平一半。 法治建設成效卓著:2021年至今組建最小應急單元2.3萬個,建成3017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司法透明度指數連續7年排名全國第一;3次榮獲中國法治政府獎,并獲評法治政府建設典范城市。 文化惠民溫潤人心: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積極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十三五”以來,廣州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占GDP的比重超過6%。 幸福廣州福祉殷實: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事業提質發展。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提高到53.43%和88.18%。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32.34萬個,11個區均建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城市環境蝶變煥新:完成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752個,重點片區環境全面提升,扎實推進“還綠于民”,建成碧道821公里,空氣質量全面達標,PM2.5平均濃度保持國家中心城市最優。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獲評國家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組卷:5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