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2.1 動能、勢能、機械能》2018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題0分)
-
1.如圖所示,小朋友沿著滑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忽略空氣阻力)( )
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與他的運動速度有關 D.他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組卷:62引用:3難度:0.6 -
2.小星乘超市的自動扶梯勻速上升的過程中,小星的( )
A.動能轉化為勢能,機械能不變 B.動能轉化為勢能,機械能增大 C.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D.動能不變,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組卷:424引用:58難度:0.9 -
3.人造衛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它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 )
A.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B.動能減小,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C.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變大 D.動能減小,勢能不變,機械能變小 組卷:278引用:52難度:0.9 -
4.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中的鋼球A在斜面頂端具有的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 B.實驗中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 C.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鋼球運動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D.實驗中讓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這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的關系 組卷:258引用:2難度:0.7 -
5.如圖所示是蹦床運動員表演的情景,運動員從最低點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變化情況分別是( )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組卷:5028引用:62難度:0.5 -
6.如圖所示,一個滑雪的人,以恒定的速度沿山坡滑下,則在他向下勻速滑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人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C.人的機械能不變 D.人的機械能一定減小 組卷:77引用:3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
-
18.如圖所示是小明設計的“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表面光滑圓弧形軌道與粗糙水平面BC相連接,塑料塊M靜止在B點處。木球(表面光滑)m1從距水平面高h1處由靜止釋放,如圖a所示木球豎直下落,然后從圓弧軌道滑下,碰撞塑料塊M,M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然后換用木球m2、m3(m1<m2=m3)進行如圖b、c實驗。三次實驗中木球釋放的位置高度h1=h2<h3。
(1)木球在碰撞塑料塊M之前的瞬間,具有最大的能,塑料塊M滑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變大/不變/變小)
(2)實驗中通過觀察塑料塊M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木球的重力勢能的大小。這種物理學研究方法也運用于以下(填寫序號)實驗中。
①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
②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
③用電鈴、抽氣機、玻璃罩探究真空不能傳聲。
④用吸引大頭針的多少表示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3)由如圖a、如圖b的探究可知木球的重力勢能大小與有關。
(4)由的探究可知木球的重力勢能大小與木球被舉高的高度有關。組卷:97引用:2難度:0.7 -
19.在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被壓縮的程度有關;
猜想二: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為此,小明選用材料不同的兩根彈簧A和B(長度和粗細相同),小球、木塊和長刻度尺各一個,
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中,木塊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實驗記錄表。
(1)由于彈性勢能的大小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把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測量木塊移動的距離,實驗次數 使用的彈簧 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cm 木塊移動的距離 1 彈簧A 5 s1 2 彈簧A 8 s2 3 彈簧B 5 s3 4 彈簧B 8 s4
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下列實驗中用到此方法的是
①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②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2)請將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補充完整。
①將彈簧A、小球、木塊按如圖安裝好;
②壓縮彈簧,使其長度為5cm.放手后,小球被彈出,推動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s1;
③壓縮彈簧,使其長度為
④比較分析實驗數據
(3)彈簧將小球彈開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成小球的
(4)為了探究猜想二,可選用實驗次數②和組卷:160引用: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