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2-2013學年新人教版八年級(下)暑假物理作業(6)

          發布:2024/10/27 9:0:2

          輕松回顧一、選擇題

          • 1.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時,把光屏放在凸透鏡前12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組卷:375引用:7難度:0.7
          • 2.近年來,近視眼發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趨勢。同學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注意用眼衛生,眼睛近視了應戴合適的眼鏡進行矯正。圖中屬于近視眼矯正的是(  )

            組卷:126引用:8難度:0.7
          • 3.開普勒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的成像原理分別和下列哪一組儀器的成像原理類似(  )

            組卷:60引用:2難度:0.7
          •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則(  )

            組卷:583引用:53難度:0.7

          四、實驗與探究

          • 11.小麗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根據所學知道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應首先調節蠟燭的焰心、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線外,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3)在實驗(2)的基礎上,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實像(選填“倒立”或“正立”)
            (4)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線處,小麗從透鏡的左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正立的像。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可制成
            鏡。

            組卷:151引用:8難度:0.5

          五、應用與創新

          • 12.閱讀下列短文,并回答問題。
            落體運動
            運動是萬物的本性。西方有一句諺語:“對運動的無知,也就是對大自然的無知”。物體
            從空中下落的運動,自古以來引人注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正是基于對日常現象的觀察,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正確,即物體越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將一個重物體和一個輕物體拴在一起讓它們下落,應比它們單獨下落得更快。為了證實這一觀點是否正確,某學校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教學樓上做了以下實驗:先后讓三個物體從同一高度釋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經過多次測量,得到了下表數據:
            實驗序號123
            物體小石頭羽毛球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塊
            質量(g)246.530.5
            下落時間(s)1.983.862.13
            (1)亞里士多德的研究中主要應用了
             
            的方法,他的觀點是:
             

            (2)由上面的實驗,選取第
             
            次和第
             
            次實驗數據盡心對比(填實驗序號),可以說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

            組卷:53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