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屏東中學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5 21:0:8

          第I卷包含10題,每題3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將合題目要求。

          • 1.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最為豐富多彩,如圖展示的是四個不同的側面,其中與物質化學性質相關聯的一項是( ?。?/h2>

            組卷:462難度:0.9
          • 2.請你判斷下列敘述中,不屬于化學學科研究的問題是( ?。?/h2>

            組卷:159引用:7難度:0.6
          • 3.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空氣中各組分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h2>

            組卷:17引用:8難度:0.7
          • 4.詩詞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著名詩句所反映的物質變化主要與化學變化相關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5.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如圖實驗操作正確的有( ?。?br />

            組卷:254引用:16難度:0.7

          • 16.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1)如圖1實驗中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可觀察到現象:
             
            。
            (2)實驗中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
            1
            5
            ,其原因可能是
             
            (任寫1點)。由于紅磷在空氣中點燃后慢慢放入集氣瓶內,造成的實驗缺陷有:一是測定結果不準確;二是
             
            。
            (3)對圖1實驗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改進。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錐形瓶內空氣體積為23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mL,按圖2所示連接好儀器,夾緊彈簧夾,先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的變化是
             
            ;待白磷熄滅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還可觀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動噴射出來,原因是
             
            ,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
             
            mL時停止流下。
            (4)若用鎂條代替紅磷(鎂除了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外,還能與氮氣及二氧化碳反應)進行實驗,則測定結果將
             
            (填“>”“=”、“<”)
            1
            5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17.化學小組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
            I.蠟燭燃燒過程探究。

            (1)火焰結構特點探究:點燃蠟燭,將一張濾紙從火焰上方蓋下,1~2秒后取出,觀察到濾紙上碳化形成黑圈(如圖A),得出結論:
             
            。
            焰心所含物質探究:如圖B,點燃蠟燭,用注射器在燭芯附近抽取氣體物質。
            【猜想假設】同學們對該物質主要成分提出三種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氣;③石蠟蒸氣,理由是液態石蠟受熱會汽化。
            (2)立即將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動活塞。觀察到注射器口產生火焰,物質能燃燒。說明猜想③
             
            (填“是”或“否)成立。
            【補充實驗】
            (3)將蠟燭熄滅,瞬間可觀察到一縷“白煙”輕輕升起,立即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白煙”,“白煙”
             
            (填“能”或“不能”)燃燒。
            【實驗結論】石蠟燃燒是固態石蠟受熱熔化,在燭芯處形成氣態石蠟后才燃燒。
            Ⅱ.蠟燭熄滅原因探究。
            同學們對圖1實驗中蠟燭(足量)熄滅的原因展開研究。

            【猜想與假設】
            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氣含量;
            ②可能是氧氣被完全消耗。
            【探究與結論】
            (4)甲同學收集1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才慢慢熄滅。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假設①
             
            (填“合理”或“不合理”)。
            (5)乙同學使用氧氣傳感器測量密閉裝置內蠟燭(足量)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或結論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密封裝置內是純凈的氧氣
            B.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瓶內氧氣已經耗盡
            C.蠟燭熄滅后瓶內氣體是純凈的二氧化碳
            D.氧氣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熄滅
            (6)石蠟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蠟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7)小剛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試舉一例說明小剛的觀點正確:
             
            。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