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臨汾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
-
1.下列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中學生的手掌寬約為15cm B.人的脈搏正常跳動的時間間隔是5s C.全新2B鉛筆長度約為10m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 組卷:108引用:4難度:0.7 -
2.天宮課堂第二課,航天員正在給孩子們講解太空奧秘。冰墩墩從他們前面飄過,將
該冰墩墩從地球帶上中國空間站,其質量( )A.變小 B.不變 C.變大 D.無法確定 組卷:143引用:4難度:0.9 -
3.如圖所示的雙塔寺是山西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也是太原市的城市標志,歷代的地方志把“凌霄雙塔”稱為古太原八景之一。下列成語所描述光現象的成因與圖中雙塔倒影的成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樓 B.井底之蛙 C.杯弓蛇影 D.一葉障目 組卷:99引用:3難度:0.8 -
4.為了車輛遵守交通規則,保證行人安全,道路交叉口常設有監控攝像機,其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它正常工作時所成像的性質是(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 組卷:67引用:2難度:0.8 -
5.四季交替,水的狀態也隨其變化,帶動著自然界水的循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這個過程要吸熱 B.夏天,地面水蒸發加快,是液化放熱現象 C.秋天,草木的葉子上有露珠,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窗上會出現冰花,這是水蒸氣發生了凝華 組卷:52引用:2難度:0.8 -
6.陶塤,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最早文獻記載始于《詩經》“如塤如篪”,還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的詩句。如圖所示是演奏者正在吹奏陶塤的場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吹奏陶塤產生的聲音是由于陶塤振動產生的 B.用力吹陶塤,改變陶塤聲音的響度 C.上音樂課時,音樂老師吹奏陶塤產生的聲音是噪聲 D.吹奏陶塤產生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組卷:113引用:8難度:0.7 -
7.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同時向東行駛,甲感覺順風,乙感覺逆風,由此可以判定風的方向以及兩人中騎車速度較快的是( )
A.向東 甲 B.向東 乙 C.向西 甲 D.向西 乙 組卷:287引用:4難度:0.4 -
8.如圖,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周圍濺起水花。這是為了證明( )
A.液體能夠發聲 B.液體傳聲更快 C.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D.聲音的音調在降低 組卷:600引用:8難度:0.7 -
9.“失之毫厘,謬(miù)以千里。”物理實驗操作中的細節同樣重要,下列器材使用正確的是( )
A.
木塊的長度為1.6cmB.
溫度計的使用C.
天平的使用D.
量筒讀數時組卷:108引用:5難度:0.7
五、分析與計算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
27.張濤用家里的電子秤測出一個小空瓶的質量為110g,在小瓶中加水至標記處,測出小瓶和水的總質量為210g,將小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后并吹干,再向瓶中加入“84消毒液”至標記處,測出小瓶和“84消毒液”的總質量為230g。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
(1)小瓶中水的質量。
(2)小瓶中“84消毒液”的體積。
(3)“84消毒液”的密度。組卷:83引用:2難度:0.4 -
28.今年小明家里的蘋果獲得了豐收。小明想,蘋果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將蘋果帶到了學校實驗室,用天平、溢水杯測蘋果的密度。他用天平測出一個蘋果的質量為228g,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為480g;然后借助牙簽將這個蘋果浸沒在溢水杯中,當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蘋果,接著測得溢水杯的總質量為240g。根據上述實驗過程解答以下問題:
(1)溢水杯排出水的質量是多少?(ρ水=1.0×103kg/m3)
(2)這個蘋果的體積和密度各是多少?
(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這個蘋果的密度與它的實際密度比較是偏大還是偏小?組卷:407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