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6課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恐龍無處不有》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小題)

          • 1.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___而不是恐龍自己在___。
            (2)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后,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___。
            (3)噴發溫度極高,巖石會被___。

            組卷:73引用:4難度:0.7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________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2)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_______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
            (3)這______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4)_______ 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

            組卷:155引用:2難度:0.8
          • 3.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__________,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為冰天雪地。
            ①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
            ②氣候逐漸變冷
            ③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④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

            組卷:213引用:7難度:0.8
          • 4.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準確”,下列句子不夠準確的一項是(  )

            組卷:59引用:3難度:0.8

          二.多選題(共1小題)

          • 5.結合句意解釋加點的詞,有誤的兩項是(  )
            (1)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2)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3)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態。
            (4)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恐龍都滅絕了。

            組卷:169引用:2難度:0.8

          三.基礎知識(共1小題)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隨著時間的流誓,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么____(形容事物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印度向北移動,并且大約在5 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兩個陸塊在那里聚合并緩慢地褶皺變形。南極和澳大利亞也已相互分離。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xié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xié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是“
             
            ”,這個詞語的正確寫法是“
             
            ”。
            (3)請根據括號里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組卷:94引用:3難度:0.4

          四.語言運用(共7小題)

          • 7.學了本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之后,為了讓同學們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最新科研成果,語文老師號召大家辦一期題為“恐龍情報站”的手抄報。請你走進圖書室,或網上沖浪,搜集并篩選更多的關于“恐龍”的新資料,作為手抄報的素材。

            組卷:27引用:2難度:0.9
          • 8.你還知道有關“恐龍”的其他情況嗎?請寫下來與同學交流一下。

            組卷:13引用:2難度:0.9

          七.現代文閱讀(共4小題)

          • 25.閱讀《被壓扁的沙子》節選,完成問題。
                  ①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②1980年,曾經有報道說,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③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有過一次“大滅絕”,發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④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⑤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希望將來一旦 面臨這種事件,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②③④段文字說明了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兩條?其依據分別是什么?
            (3)第②段文字中劃線的“可能”“也許”能否刪去?為什么?
            (4)第③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組卷:222引用:16難度:0.3
          • 26.閱讀《恐龍無處不有》一文中“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回答問題。
            (1)根據要求填空。
            ①選文的說明順序是
             

            ②“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出現”中的“那時”是指
             

            (2)“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一句中“漂移”與“遷移”能否互換?為什么?
            (3)“板塊構造”理論的特點是什么?
            (4)賞析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

            組卷:97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