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中德職教集團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23 0:0:2
一、基礎知識(本大題共7小題,每題3分,共21分)
-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1)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故都的秋》)
(2)我愛你群山巍峨,我愛你流水淙淙。《我愛你,中國》)
(3)它的根纏附至沙丘逶迤的邊緣。(《離太陽最近的樹》)
(4)楊樹林窸窸窣窣地響著,并不真心告訴她應該怎么做。(《哦,香雪》)A.chuán zōng wēi sū B.yuán cóng wěi cuì C.yuán zōng wěi cuì D.chuán cóng wēi sū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句子中,對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悵:失意。B.我只好硬了頭皮,訕訕地向她開口借被子了。
訕訕:形容不好意思、難為情的樣子。C.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崢嶸:不平凡,不尋常。D.住宅的寒傖使她十分痛苦。
寒傖:丟臉,不體面。組卷:3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與括號里的熟語不能替換的一項是( )
A.今天這真是禍不單行,他在單位做錯了事,挨了上司一頓訓斥;回家途中又不小心闖了紅燈。(屋漏偏逢連夜雨) B.所謂居安思危,居家過日子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飽帶干糧熱帶衣) C.再不動腦子,還是這樣干下去,肯定是徒勞無功。(井里打水河里倒) D.她倒是一個恪盡職守的員工,該擔的責任不推諉,分內的職責不逃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①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
②我難道就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
③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A.①比喻 ②反問 ③擬人 B.①比喻 ②設問 ③擬人 C.①夸張 ②設問 ③比喻 D.①夸張 ②反問 ③比喻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三、文學作品閱讀(本大題共2題,共21分)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楊漢光 我把母親接到城里住,她的一畝三分責任田就租給同村的張六叔耕種,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開始,張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進城來,煮出的飯又軟又香。母親說,張六叔心眼兒好,做什么事都不會虧待人。可是兩年后,張六叔送來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飯粗糙無味,難以下咽,我不想吃這種飯,叫母親也不要吃,但母親照吃不誤,她說吃老六送來的米,就想起鄉下的田。張六叔又一次送米來時,母親抓起一把米,看了看問:“老六,我租給你的田專出這種糙米?”張六叔不好意思地說:“這種米是在城里便宜買的。現在種田不容易。”母親說:“我知道種田難。這樣吧,那田租減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給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塊田種出的大米。”張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來。
大約又過了兩三年,有一天,張六叔空手來我家,對母親說:“老嫂子,這田是越種越難種了。你是不是再減點田租?”母親笑一笑說:“老六,我不跟你說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種,送多少米來隨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點鄉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張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幾斤米來。我說:“這個老六叔,也太吝嗇了。”母親說:“不要多講,隨他。種田苦,你看他頭發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誰知,老六叔還不知足,這年冬天,他進城來對母親說:“老嫂子,種田實在難啊!要貼百把塊錢給我,我才敢種你的田。”一向寬容的母親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沒好氣地說:“老六,你不要得寸進尺。天下哪有倒貼錢租田的道理?這田你不種就算了,我另租給人種。”張六叔說:“那你就租給別人種吧。”
我陪母親回鄉下的老家,處理那一畝三分田。我許多年沒有回老家了。看見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樓,原來最窮的劉二叔也住上了洋樓。母親說:“劉二叔心眼兒好,我們就把田租給他種吧。”我和母親走進劉二叔的家里,說想把田租給他種。可我們還沒講完,劉二叔就搖頭拒絕了。母親說:“老二,你聽我說完。我是送田給你種,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兩斤米,吃一口家鄉飯就行。”劉二叔說:“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卻不敢種,一年苦到頭,連小孩子的學費都交不起。我兩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種田了。你看河對面,野草長得最高的那一塊就是我的田。”我向門外望去,小河兩邊茫茫的田野上,確實東一塊西一塊地長著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親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親老了,已經沒有能力回鄉種田。我們也不得不像劉二叔一樣,讓那一畝三分田生長野草,另外再拿錢交公糧、水費和這種費那種費。
第二年夏天,母親一個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時正是收割稻谷的時節,田野上打谷機響個不停。母親頂著烈日,在她的一畝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邊問:“媽,你干什么?”母親說:“這么肥的田,丟荒可惜啊!”母親連頭都不抬一下,雙手顫巍巍地割著野草。我理解母親對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勸阻母親,但又不愿讓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遞給母親一瓶礦泉水,接過她手里的鐮刀。
從此,我每年都請人耕種母親的一畝三分田。雖然田里的收獲遠不夠我支付工錢,但我依然堅持下去,只為讓母親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1)這篇小說圍繞母親的“一畝三分田”展開了怎樣的情節,請分條概述。
(2)這篇小說刻畫的母親和張六叔的形象都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請結合文中材料,簡要分析他們的形象特點。
(3)下列對本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構思拙中見巧,長達十余年的故事被不加剪裁地平鋪直敘,使讀者跟隨故事的進程,自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B.棄農從商的劉二叔對自家田里“野草長得最高”無動于衷,與張六叔的堅韌勤勞和母親的眷戀土地形成鮮明的對比。
C.文中關于小洋樓的記敘,從一個側面說明盡管存在一些令人憂慮的問題,但農村的面貌畢竟已發生了喜人的變化。
D.母親“雙手顫巍巍地割著野草”,這個細節主要突出了母親年邁體衰,“已經沒有能力回鄉種田”的特點。
E.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事手法,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感,豐富了作品的情感內涵,使作品更具藝術魅力。組卷:0引用:1難度:0.5
四、作文(40分)
-
1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寵到巖石上去,但是你不死才怪!”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是為了將來發展的更好而做準備。”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閉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的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庇蔭之下,難怪永遠都發展不了。
請全面理解上述材料,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或感悟,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標題自擬,除詩歌外文題不限。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