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遼寧省本溪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28 20: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第1小題~第10小題,每小題1分;第11小題~第15小題,每小題1分)
-
1.2019年“世界環境日”中國確定的主題是“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與之相違背的是( )
A.秸稈露天焚燒 B.廢氣達標排放 C.工地灑水除塵 D.禁放煙花爆竹 組卷:362引用:48難度:0.8 -
2.從微觀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不合理的是( )
A.將空氣液化,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B.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夏天鋼軌縫隙變小——原子之間間隔變大 D.氧化汞受熱后分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 組卷:3引用:1難度:0.4 -
3.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六氯苯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 組卷:789引用:44難度:0.7 -
4.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會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
A.SO2 B.NH3 C.N2 D.NO2 組卷:593引用:21難度:0.7 -
5.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B.
過濾C.
稱量固體D.
滴加液體組卷:5引用:4難度:0.9 -
6.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發明史,以下古代生產工藝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黏土燒制瓷器 B.用竹子、破布等植物原料造紙 C.用鐵礦石煉鐵 D.用硫磺、木炭和硝石制成火藥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7.下列圖像表示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受熱過程中某些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5343引用:26難度:0.1 -
8.鈦酸亞鐵(FeTiO3)可用來冶煉金屬鈦。鈦酸亞鐵中鈦元素(Ti)的化合價是( )
A.-4 B.-2 C.+2 D.+4 組卷:64引用:8難度:0.9 -
9.某同學制作的試劑標簽如下,其中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43引用:3難度:0.6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8分)
-
26.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計算:
(1)乙醇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2)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27.實驗室取3g二氧化錳和一定質量的氯酸鉀混合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冷卻后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為17.9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
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