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中考道德與法治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有人說,青春,風華正茂,是人生畫卷中最華美的篇章。站在青春的起點,要懷揣創造美好明天的夢想。這啟示我們要( )
A.消除煩惱,主動適應青春期變化 B.珍惜青春,盡情享受青春的美好 C.悅納自己,追求真正的青春個性 D.用奮斗的青春,換來美好的人生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2.如圖警示我們,對待類似“網紅小店”的現象要( )
A.培養批判精神 B.做到行己有恥 C.做到止于至善 D.盲目追隨大眾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3.“今天你emo了嗎?”最近,網絡熱詞emo頻頻出圈。emo的意思是情緒上來了,一般是指負面情緒,比如:悲傷、抑郁、失望等。當emo來臨之時,每個人都會變得脆弱。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
①人的情緒是復雜多變、捉摸不透的,不好調節
②人的情緒會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③我們應積極調節負面情緒,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
④持續處于負面情緒狀態可能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4.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要做到理論多聯系實際,多到農村基層試驗。這啟示我們要( )
A.重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B.勤鉆研,學會獨立思考 C.多閱讀,體味讀書樂趣 D.立大志,樹立遠大理想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5.2023年春節期間,20歲的大二學生小李做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他捐獻出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臟來挽救自己生病的父親,為此放棄了一直以來想成為軍人的夢想。對此,以下認識最恰當的是( )
A.盡孝只在磨難中 B.孝敬父母在當下 C.盡孝事事順父母 D.家庭氛圍要民主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6.2023年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體。該群體多為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人,他們以九天攬月的雄心壯志和精測妙控的過硬本領,連奪22次重大航天任務全勝,創造了多項中國航天奇跡。由此可見( )
A.集體力量取決于集體成員數量的多少 B.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 C.集體生活能夠涵養我們每個人的品格 D.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個人無足輕重 組卷:109引用:7難度:0.6 -
7.2023年2月21日,2022年度廣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公示。經各地各單位擇優推薦、專家評審,共推選巫勝祥等最美志愿者100個、趙廣軍生命熱線協會等最佳志愿服務組織50個、紅棉暖心——黨員志愿服務隊關愛失獨老人項目等最佳志愿服務項目50個……開展這一活動有利于( )
①弘揚樂于助人的傳統美德
②推動我省精神文明建設
③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
④培養親社會行為及甘于奉獻的精神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小題10分,第22小題14分,第23小題16分,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3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肩負著全國人民的重托,他們認真履責、踏實工作,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履職答卷。
材料一: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是一名竹編非遺傳承人。2022年,她創辦的赤水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產值超過2000萬元,直接帶動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177戶570人增收致富,間接帶動周邊鄉鎮近3萬人從事竹編相關產業。多年來,她扎根竹鄉,深入基層,帶領當地群眾投身傳統竹編產業;她時刻把農民的需求放在心上,圍繞竹鄉發展的痛點、堵點扎實調研、開拓創新,立足本職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每年走鄉村、訪企業多達幾十次,圍繞竹鄉發展提出多項建議,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楊昌芹作為人大代表,積極依法審議各項議案及報告,依法表決各項決定;她還就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與鄉村產業的融合發展向當地政府提出質詢并要求相關部門答復。
材料二:楊昌芹還始終關注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鄉村產業發展的議題。楊昌芹說:“赤水竹編既是產業,也是文化。我們把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讓赤水竹編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相融合,用竹編非遺文化引領竹編市場,用竹編市場來養活竹編非遺文化。在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楊昌芹表示,將提出建設完善非遺技藝產學研基地、加強傳承與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等建議。她認為非遺傳承與鄉村產業結合,形成特色竹編產業后,能帶動上千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實現共同富裕,助力鄉村振興。
(1)結合材料一,談談楊昌芹作為人大代表是如何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的。
(2)聯系所學知識并結合材料二,分析讓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組卷:8引用:1難度:0.2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3年1月12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勝利召開。九年級某班同學圍繞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內容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探究一】搜集信息,整理歸納報告信息一: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省的發展高度重視、親切關懷,五年三次親臨廣東視察,賦予廣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使命、重大機遇。
報告信息二:五年來,我們堅持“小切口大變化”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5萬元、城鎮新增就業690萬人、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252萬個。
(1)從以上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探究二】取得成就,交流探討
2023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過去五年,我省取得很多新重大成就,主要表現如下:——五年來,我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600多億元,推動省內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 ——五年來,我們堅決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搶抓機遇,推進“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改革開放迸發強勁活力。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項授權事項全部落地、18條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 ——五年來,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兩大“國之重器”掛牌運作。去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4200億元,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等均居全國首位,廣東正成長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源。 ——五年來,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超常規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城鎮污水管網新增4.53萬公里,實現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地表水國考斷面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均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探究三】面對問題,出謀劃策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以下是同學們找到的當前我國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見下表。主要問題 解決方法 問題一: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縣域綜合實力整體還不夠強,鄉鎮聯城帶村功能有待提升等。 ① 問題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公共服務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 ② 問題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行政效能需要進一步提升。 ③ 組卷:12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