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高考語文四模試卷

          發布:2025/1/6 11:0: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中醫的整體觀是中醫的基本思想。人是一個整體,疾病不是某一個部位出了問題,而是整體上出現了問題。中國哲學強調整體關聯與動態平衡,中醫的辨證理論體系就是在哲學整體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中醫有中醫自己的特色,但從本質上說,中醫是社會學的,是具有非常明確哲學屬性的醫學學術體系。中醫的哲學思想來源于中國文化,講究、推重整體思想,注重人體生理、病理、病機的相互依存和對立轉化關系。千年來,中醫正是在接受、借鑒了人類共同的卓越思想,在學習、研究、彰顯、洞鑒、涵泳傳統文化方面鉤深極奧,繼承了最優秀的“合理內核”和民族精神追求,不斷跟進,不斷融合、擴大、豐富,從而形成了自身的理論體系。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經世之學,究其本質而言,與其說是屬于學術范疇,毋寧說是屬于政治文化范疇。歸根結底,中醫的經世價值是確實的,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從傳統文化和歷史中尋找自信,梳理中醫文化自信,研究認識中醫學,應當從更加恰當的社會存在發展中去評價和思考。
            (摘編自盧祥之《中醫的經世傳統與人文精神》)材料二:
                  西方科學注重分析,在研究一個具體事物或事物的某一局部時,總要把它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分離出來,獨立地考察它的實體和屬性。中國傳統科技則截然不同,它重綜合,重從整體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結構、功能和聯系。它在研究任何具體事物時總是居高臨下,俯視鳥瞰,把它放到一個包容著它的更大的環境系統之中。
                  最能集中體現中國科技整體觀的是中醫學。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各自不同生理功能的臟器、器官和組織,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結作用,并通過氣、血、津液等循環不息的周身運行,使人體的內臟與軀殼、五官九竅與四肢百骸、形與神構成一個統一的系統。它們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活動中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在病理變化中相互影響。中醫學研究病理變化的病因病機,首先著眼于整體,著眼于局部病變所引起的整體情況,將局部病變與整體情況統一起來,既重視局部病變的生理功能狀態,又不忽視它對其他臟腑、經絡以及全身所產生的影響。例如腎與耳在解剖學上至今未發現有何直接聯系,但中醫認為“腎氣通于耳”。臨床醫學證明,腎功能減退或異常,確實會引起耳功能的變化,反之亦然。建立在整體觀念基礎上的中醫診斷學認為,局部的病變,必然影響到全身的氣血運行狀態和陰陽平衡關系,因此,機體每一部位的外部表現都帶著全身生理、病理的信息。中醫學的耳診、目診、鼻診、舌診、面診、手診、足診、脈診等方法與現代全息理論完全吻合,已經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廣應用。
                  中醫學不僅把人體看作一個整體,而且把人和宇宙也看作一個整體。《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自然界不僅用自己的物質材料產生出人,而且把自身的基本屬性也傳輸給了人;人的生命功能來源于天,同時也受制于天。中醫學全面深入地探討了人體五臟、六腑、五官等與自然界五行、五季、五方、五氣、五色、五味等之間的對應關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關于人體生命活動時間節律(年節律、月節律、日節律、甲子節律)的研究,如金元時期所形成的系統時辰針灸學說——“子午流注法”“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尤令世界嘆為觀止。在20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時間生物學和時間醫學迅速興起之時,中國古代的時間醫學理論引起了西方不少學者的極大興趣,他們稱“子午流注法”為“中國式生物鐘”,紛紛來到中國學習時間針灸學。
                  素樸的整體觀念,集中反映了中國人宏觀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構成了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獨特的理論模式,反射出中國文化的卓異光輝。當現代中國積極引入西方科技成果的同時,中國的整體思維也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珍視和借鑒。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普里高津曾引用李約瑟的觀點,高度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他說:“西方科學向來是強調實體(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國的自然觀則以‘關系’為基礎,因而是以關于物理世界的更為‘有組織的’觀點為基礎的。”他指出:“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體性和自然性,研究協調與協和,現代新科學的發展,近10年物理和數學的研究,如突變理論、重正化群、分支理論等,都更符合中國的哲學思想。”由此,他得出結論說:“中國思想對于西方科學家來說始終是個啟迪的源泉”,“我相信我們已經走向一個新的綜合、一個新的歸納,它將把強調實驗及定量表述的西方傳統和以‘自發的自組織世界’這一觀點為中心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
            (摘編自汪茂和《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持續吸收大量有益的思想文化養分,以此充實自己,終于形成了有特色的理論體系。
            B.中國傳統科技重綜合,研究具體事物時總是把它放入包容著它的更大的環境系統,與注重分析的西方科學有很大的不同。
            C.中醫學研究病因病機,首先著眼于整體,通過局部病變對其他器官以及全身產生的影響來觀察其生理功能狀態。
            D.中國人具有高度的智慧,能夠宏觀把握世界,這折射出中國文化的卓異光輝,西方正在珍視和借鑒中國的整體思維。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本質上說經世之學屬于政治文化范疇,它其實主要是講求治國利民之道的學問。
            B.“氣”較為抽象,這可能是解剖學上至今未發現腎與耳有何直接聯系的重要原因。
            C.“人的生命功能來源于天,同時也受制于天”,這與“人定勝天”的觀念正好相反。
            D.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以近十年物理和數學的研究成果為例,肯定了中國的哲學思想。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中醫整體性觀點的一項是
             

            A.《黃帝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治病必求于本。”
            B.王叔和:“凡人有疾,不時即病,隱忍冀差,以成癇疾。”
            C.孫思邋:“雖日病宜速效,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
            D.華佗:“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
            (4)材料二第一段和第二段在論證上是什么關系?請指出并加以分析。
            (5)鐘南山說,中醫最可貴之處是“治未病”,調節改善全身的功能狀態,最突出的是注重整體的理念。請根據材料簡要說明中醫學重視整體思想的原因。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一天夜晚,采葡萄的工作做完,我和伊則吉爾老婆子留在葡萄藤的濃蔭下,望著深藍的夜色。
                  月亮升起來了。月輪很大,是血紅色的。草原上飄動著被月色照透了的云影,它們變得更加透明了。
                  “瞧,臘拉在那兒走著!”“那兒什么人也沒有!”我說道。
                  “瞧,就是沿著草原在奔跑的那個暗黑的影子!”
                  “這是影子啊!你為什么叫它是臘拉呢?”
                  “他現在已經變成了影子,——他活了幾千年,太陽曬干了他的身體和血液,而風就把它們吹散。這就是上帝懲罰那些傲慢的人的辦法!”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老婆子就把這個故事講給我聽。
                  “遠在大海的彼岸,住著一族強悍的人,他們用狩獵來消磨他們的精力,表現他們的勇敢。
                  有一次,在慶宴中,一只老鷹攫走了一個姑娘。他們派人四處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
                  過了二十年,她自己跑回來了,身邊還帶著一個青年。她告訴他們,老鷹把她帶到了山里,像和妻子一樣地同她住在那兒,這是鷹的兒子。
                  大家都帶著驚奇的眼光,看著這個鷹的兒子。他那雙眼睛,冷酷而又傲慢,正像鳥中之王的眼睛一樣。族中的長老們跑來,他和他們講話就像對待平輩一樣。這件事侮辱了長老們,長老們憤怒地說:‘在我們當中沒有他生活的地方!他高興到什么地方去,就讓他到什么地方去吧。’
                  他大笑著走向一個美麗的姑娘,一把抱住她。而她正是剛才訓斥過他的一位長老的女兒。她推開了他,可是他卻去追打她。當她跌倒的時候,他就用腳踩在她的胸口上。于是鮮血就從她的嘴里冒出來,噴向天空,這個姑娘就像蛇一樣蜷曲起來死掉了。他一個人孤獨地站在她的身旁,神情是那樣傲慢。
                  黑夜更加深了,充滿了各種奇異的輕微的聲音。在草原上,金花鼠凄涼地叫著,在葡萄樹的葉叢中,場釁在彈著玻璃似的琴弦,樹葉嘆息著,私語著,豐滿的月輪本來是血紅色的,現在變得蒼白失色了……
                  ‘你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殺死她,是因為她推開了我……而我是需要她的……’
                  ‘可她不是你的呀!’
                  ‘難道你們只使用你們自己的東西嗎?’
                  大家告訴他,凡是人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付出了代價,憑智慧和力量而得來的,有時候還是拿生命換來的。
                  而他回答道,他想保全他自己的完整。
                  大家和他談了很久,最后看出他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的第一個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別的什么都看不到。他身邊從沒有過同族人,注定了要過孤獨的生活。
                  當大家看出這一點時,為青年取了一個名字——臘拉,意思是他是個被排斥和放逐了的人。從那時候起,他就一個人到處游蕩,等待著死亡。……瞧,現在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影子,而且會永遠這樣!”
                  這時,從海上升起一層云,月亮只剩下了一個朦朧的蛋白色的斑點。而在草原的遠處,迸發出許多天藍色的火星。
                  “你看見那些火星了嗎?”老婆子問我。
                  “就是那些天藍色的嗎?”
                  “古時候,在大地上住著一族人,這是些愉快的、強有力的而又勇敢的人。但是,艱難的時候來臨了,出現了另外一族人,把他們驅趕到林子深處去了。恐怖在大家心里誕生,于是在森林里面有了懦怯的話語。他們想走到敵人那里去,向敵人獻出他們自己的自由……丹柯出現了,他一個人救活了所有人的性命。”
                  很顯然,老婆子是時常講起關于丹柯的這顆熾燃的心的故事的。她像歌唱似地講著。
                  “丹柯是這群人當中漂亮的年輕人。美麗的人時常都是勇敢的人。他向自己的伙伴們這樣講道:
                  ‘只靠空想,是推不開擋在大路上的石頭的。誰什么事都不做,誰就會毫無辦法。起來吧,讓我們走進森林,穿越它!’
                  丹柯帶領著他們。大家都跟在他后面走——大家深信他。這是一條艱苦的道路呀!樹木則像一座牢固的墻壁,阻擋他們的去路。他們走了很久……森林是愈來愈濃密了,大家的氣力也愈來愈小了!于是大家開始埋怨丹柯,說他是個年輕而沒有經驗的人。但丹柯始終是走在他們的前面,勇敢而又坦然。
                  他愛人們,他想:也許沒有了他,這些人會毀滅掉。于是,他的心里迸發出了想要搖救他們的火光,他要把他們帶領到容易走的路上去。這時候,他的眼睛里閃耀出一種強烈的火焰般的光線……他忽然用雙手撕開自己的胸膛,從里面挖出自己的心,把它高高地舉在頭頂上。
                  那顆心正像太陽一樣明亮地燃燒著,整個森林靜默無聲了,都被這個對于人類偉大的愛的火炬照得通亮,而黑暗也因為它的光亮向四面八方逃跑了。
                  ‘我們走吧!’丹柯舉著那顆熾燃的心,給人們照亮著道路。
                  草兒帶著鉆石般的雨珠閃耀著,大河也泛著金光……這正是黃昏的時分,由于太陽落山時的光線,大河變成了紅色,就好像是從丹柯被撕開了的胸膛里所流出的熱血一樣。
                  而丹柯倒了下去。那顆燃燒的心碎散成為許多火星。
                  現在,老婆子講完了美麗的故事,草原上變得靜寂起來,就好像它是被勇士丹柯的力量所懾服了一樣,而他為人類燃燒了自己的心并且死去,絲毫沒有向他們要求什么報賞。”
            (選自高爾基《伊則吉爾老婆子》,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伊則吉爾這一人物形象貫穿于小說始終,她先后為“我”講述了關于臘拉和丹柯的兩個民間傳說,其中表達了她鮮明的感情傾向。
            B.小說的敘述者“我”在文中起著特殊的作用,通過“我”和伊則吉爾的交談,將民間傳說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蘊含了人生啟示。
            C.臘拉是鷹的兒子,他身邊沒有同族,雖喜歡族中長老的女兒,最終卻將其殺死,是因為他想把她占為己有,以此擺脫孤獨的生活。
            D.當丹柯看到自己的部族被敵人趕進林子時,他勇敢地站出來,帶領大家同困難和死亡進行斗爭,憑一己之力保全了所有人的性命。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注重細節描寫,臘拉的眼睛“冷酷而又傲慢,正像鳥中之王的眼睛一樣”,而丹柯的眼睛則“閃耀出一種強烈的火焰般的光線”。
            B.小說語言獨特,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如“太陽曬干了他的身體和血液”,丹柯像“天藍色的火星”,心可以“燃燒”,增強了藝術效果。
            C.小說善用象征,“暗黑的影子”、濃密的“森林”、擋在路上的“石頭”以及丹柯用燃燒的心驅走的“黑暗”,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D.“草兒帶著鉆石般的雨珠閃耀著,大河也泛著金光”,渲染出人們走出黑暗的歡樂氣氛,預示了光明的前景,給讀者激昂的情緒感受。
            (3)小說有多處現實中的景物描寫,請分析其功能。
            (4)小說采用了“嵌套故事”的敘述手法,伊則吉爾講述的兩個故事看似獨立,實則為一個整體,將思想引向深入,請結合臘拉和丹柯的形象加以分析。

            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2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隨著“淄博燒烤”火爆出圈,淄博迅速成為火遍全中國的旅游打卡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爭相“進淄趕烤”,共同感受淄博的“人間煙火氣”。
                  “淄博燒烤”破圈走紅的背后,是從政府到市場再到百姓的多方跨界聯動。打動游客的不僅是“小串+小餅+香蔥”的“靈魂吃法”,也是定向發放消費券的給力憂患,更是官方霸氣喊話的硬核市場監督……從“食”“住”“行”全方位保證體驗,淄博真正把“好客山東”印在了①_______當中,也正因為人們看到了誠意,才有了“沒去的躍躍欲試,去過的還想再去”的好評。
                  放眼旅游市場,將美食作為名片的城市不少,在流量宣傳中翻車的案例也不少。“淄博燒烤”用真誠給所有流量美食上了一課:吸引游客的可能是花式宣傳,留住游客卻要靠實在的品質。用料實在、便宜實惠的小串,在不是貴就是假的一眾“網紅美食”中顯得②_______,用物美價廉的真材實料回饋了游客的乘興而來,換得了游客的盡興而歸,把流量變成了口碑。
                  “淄博燒烤”的走紅,也是一張當地政府部門管理水平的答卷。當地政府部門積極作為,搭建配套服務措施,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落實市場監管責任。由傳統工業城市轉型的淄博,用實際行動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重塑著新的城市競爭力。各地都在③_______尋找機遇謀發展,淄博能夠在一把烤串中把握住發展的機遇,其中有被“網紅經濟”垂青的偶然性,更有求真務實、苦練內功的必然性。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請分析文中畫波浪線語句中“進淄趕烤”的表達效果。
            (3)“淄博燒烤”的火爆出圈,激發了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哈爾濱被稱為東方小巴黎,是浪漫之都。此時正值丁香花盛開的五月,今天是5月20日,請圍繞“我”“丁香花”“中央大街”三個關鍵詞擴寫一段文字來表達你對家鄉哈爾濱的熱愛之情。要求:至少使用兩種修辭,語言表達連貫流暢,內容貼切,條理清晰,40字左右。

            組卷:4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意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青春逢盛世,你我如何能夠成為“錢學森式”的人才?請全面思考材料內容,并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和思考。

            組卷: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