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海南省樂東縣沖坡中學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發布:2024/12/11 8:0:13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 1.中華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請你賞讀下面的書法作品,按要求答題。

            (1)關于這兩幅書法作品的字體賞析,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這兩幅作品屬于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
            B.這兩幅作品屬于篆書,排列整齊,行筆圓轉。
            C.這兩幅作品屬于隸書,端正整齊,蠶頭雁尾。
            D.這兩幅作品屬于行書,筆勢流動,用筆靈活。
            (2)請用簡體楷書將這兩幅書法作品工整、規范、美觀地書寫在米字格內。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答題。
                  我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孔子說:“飽食終日,①                 (A.無所用心  B.別有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②               (A言不盡意 B.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么人不可教,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圣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我zhēnɡ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專為在職業及正在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于自己現有的職業應采何種態度。(節選自梁啟超《敬業與樂業》)(1)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zhēnɡ
             

            (2)結合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將字母序號填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3)第2段中畫直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作用是
             

            (4)仿照第2段畫波浪線的句子,在橫線上補寫一個句子,使之與前面兩句構成排比句。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古詩詞文默寫。
            (1)清晨入古寺,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3)報君黃金臺上意,
             
            。 (李賀《雁門太守行》)
            (4)
             
            ,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5)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
             
             
            ”兩句詩描繪了春回大地、樹榮鳥歡的早春美景。
            (6)《岳陽樓記》中,作者告訴我們生活中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們擁有“
             
             
            。”的良好心態,就能正確對待人生。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三、思辨與探究(1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類的“黃金體溫”
                  ①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體溫是37攝氏度,其實人類的體溫會因為身體部位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②然而,恒定的體溫并非理所當然。當體溫高于環境溫度,身體因為熱傳導與輻射持續喪失熱量,且溫差越大,熱量損失越快。若要維持體溫不變,就必須在體表建立有效的隔熱層,同時在體內源源不斷地制造熱量,才能平衡損失。這意味著人類必須頻繁地進食、進水,才能保證體溫不會大幅變化。相比之下,對體溫不那么講究的變溫動物,在相同的體重下,對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溫動物的1/10,這讓它們更加容易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③這樣看來,變溫動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實際情況是,恒溫動物奢侈消耗熱量,反而完全占據了大地與天空、高山與兩極,它們才是當今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物種。
                  ④恒溫動物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
                  ⑤當氣溫太高,缺乏體溫調節能力的變溫動物必須躲藏起來,防止體溫過高導致死亡;當氣溫太低,它們又需要尋找外部熱源,或者進行休眠。恒溫動物受氣溫影響更小,因而能適應更多變的環境,搶占更多生態位。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南北兩極有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卻沒有爬行動物。
                  ⑥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這是因為動物體內控制所有生化反應速率的酶,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相差10攝氏度,都會帶來2到3倍的變化。而恒溫動物總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溫度,生化反應速率更高,因而擁有更加出色的反應和運動能力。
                  ⑦然而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恒溫具有這些優勢,人類為何會停留在37攝氏度?
                  ⑧如果我們把常溫、常壓下水的冰點和沸點及其之間的溫度,看作一條線段,那么就會發現,黃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攝氏度,非常接近于我們的平均體溫。大概這只是一個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學家卡薩德瓦利發現,黃金體溫確實存在,而問題的關鍵與毫不起眼的真菌有關。
                  ⑩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殺手。盡管能接觸到超過4000種真菌,哺乳類動物卻只會感染其中不到500種,大部分也不會致病。
            ?除了免疫系統的功勞,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
            ?提高體溫可以殺滅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體溫也消耗更多熱量,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人類或是其他動物必須選擇一個平衡點。卡薩德瓦利對這兩者進行建模和計算,發現存在一個投入與收益的最優解:36.7攝氏度。體溫低于這個“黃金體溫”的哺乳動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于是,在殘酷的自然選擇和簡單的數學原理之下,人類的體溫就固定為37攝氏度。
            (摘編自《讀者》2019年第9期)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身體的各個部分在任何時間都是37攝氏度。
            B.變溫動物對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們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
            C.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它們都是人與動物的致命殺手。
            D.體溫37攝氏度是人類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選擇的一個平衡點。
            (2)從⑦-?自然段來看,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說明人類體溫固定為37攝氏度的現象?
            (3)⑤⑥兩段中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結合文段內容具體分析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4)根據全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務。
            【鏈接】人體擁有很強大的調節系統和能力,對于普通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體液酸堿度,使之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無論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進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現酸性;隨后進入小腸,在堿性腸液作用下會呈現堿性。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是酸性體質”“某某是堿性體質”,其實,酸堿體質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而對于食物,我們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堿,應該注意的是選擇多樣化的食物,營養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
                  人體在對待溫度與酸堿度方面表現出的相同之處是:都能夠依靠自身強大的①
             
            能力,使體溫或體液酸堿度處于②
             
            狀態。不同之處是:“黃金體溫”有生物學研究和數學原理支撐,“酸堿體質”的說法卻缺乏③
             

            組卷:124引用:6難度:0.6

          四、寫作與表達。(50分)

          • 10.一年一度的“書香節”又到了,喜歡看書的朋友們,可以一飽眼福。這個活動已經舉辦了十二屆,每一年都很受大家的喜歡,大家可以去看書,也可以去優惠買書,還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與書有關的活動,如“書香海南”文化閱讀活動,喜歡閱讀的同學們,可以去活動現場,既然能感受濃郁的閱讀氛圍又可增長知識,拓展視野,繼而提升語文能力!
                  (1)請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以“讀書,有什么用?”為題寫一篇演講稿。
                  (3)以“終于到了書店”為開頭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