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蕪湖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7 1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相關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對組織樣液中還原糖進行檢測時,加入斐林試劑后需要水浴加熱 B.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將制成的裝片放入冰箱低溫處理 C.提取綠葉中的色素,研磨剪碎的綠葉時,需要放入少許二氧化硅和碳酸鈣 D.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蔗糖溶液,對側用吸水紙吸引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關于小麥種子發芽和成熟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成熟過程中,有機物含量變多,干重增加 B.成熟過程中,只有脫落酸和乙烯發揮作用 C.發芽過程中,小麥種子細胞中有機物種類變多,含量變少 D.發芽過程中,小麥種子細胞中α-淀粉酶基因發生了表達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細胞生命活動離不開能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轉化,能持續滿足細胞生命活動對能量的需求 B.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細胞有氧呼吸,為細胞吸收水和無機鹽提供更多能量 C.缺氧時,人體骨骼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和CO2,并釋放少量能量 D.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屬于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協助和消耗細胞內的能量 組卷:5引用:3難度:0.8 -
4.如圖為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為DNA復制,每個子代DNA中只有一條是新合成的鏈 B.②為轉錄,轉錄過程中堿基之間有氫鍵的斷裂和形成 C.③為翻譯,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移動方向是由左向右 D.①②③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遺傳信息都不會有損失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二、選考題。【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
11.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磷資源,其中只有1%左右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他以無機磷酸鹽固體形式存在。解磷細菌可以溶解磷酸鹽固體,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科研工作者通過分離、培養解磷細菌,制備成顆粒狀的菌肥,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從土壤中分離解磷細菌,首先需要配制培養基,培養基中能同時提供碳源和氮源的是
(2)為了純化細菌,通常先用
(3)當發酵液解磷細菌濃度達到2×105個/mL時,發酵結束,分裝入庫。產品出庫時需采用法進行活菌計數,取0.2mL發酵液涂布時應選擇稀釋
(4)農田中施用菌肥比施用化肥更具優勢在于組卷:11引用:1難度:0.6
【生物——選修2: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草甘膦是一種常用除草劑,科學家從黑麥草植株中獲取抗草甘膦基因,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了抗草甘膦的玉米新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野外自然環境下,科研人員若想篩選抗草甘膦的黑麥草植株,具體的操作是
(2)為了讓目的基因能夠表達和發揮作用,需要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除了目的基因外,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還包括
(3)獲取重組細胞后,再利用
(4)抗草甘膦基因從黑麥草轉移到玉米中,玉米能表現出與黑麥草一樣的抗草甘膦特性,其原因是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