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三校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10/11 3: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
1.“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小科把校園垃圾按圖所示分四類進行科學處置,實行“定時、定點”投放。金屬易拉罐屬于( )
A.
可回收物B.
其他垃圾C.
有害垃圾D.
廚余垃圾組卷:3引用:3難度:0.5 -
2.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有關硫酸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B.
測定稀硫酸的pHC.
量取濃硫酸D.
滴加稀硫酸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取一段鎂條放入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用手摸試管外壁會感覺發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MgCl2在物質分類上屬于鹽 B.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 C.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少 D.反應說明鎂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氣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4.一些物質的pH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吃蘋果 B.蘋果汁的酸性比純鮮牛奶的酸性強 C.肥皂水可以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D.廁所清潔劑與爐具清潔劑混用,清潔效果更好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5.氮肥能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
A.KH2PO4 B.Ca3(PO4)2 C.K2CO3 D.NH4NO3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6.如圖是一種太陽能戶外滿天星LED掛燈,白天利用太陽能電板在光照下產生電流,給蓄電池供電,晚上自動亮燈。下列有關該戶外燈能量轉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白天太陽能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白天蓄電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C.晚上蓄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晚上LED燈將電能轉化為光能 組卷:138引用:2難度:0.5 -
7.網絡神曲“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揭示了化學與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碳酸鈉俗稱純堿,也叫蘇打,用于清洗廚房用具的油污 B.草木灰能促使農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 C.青銅是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鋁合金 D.濃的食鹽水會使細胞內的水滲出,使蛋白質凝固,具有殺菌作用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8.除去雜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物質 雜質 除雜質的方法 A.CaCl2溶液 HCl 過量CaCO3、過濾 B.NaOH溶液 Ca(OH)2 過量Na2CO3溶液、過濾 C.FeCl2溶液 CuCl2 過量鐵粉、過濾 D.CH4 H2O 通過盛濃硫酸的洗氣瓶 A.A B.B C.C D.D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9.下列實驗進行中的現象或實驗原理正確的是( )
A.
溶液變藍色B.
小氣球變大C.
驗證Fe、Cu、Ag金屬活動性強弱D.
U型管內液面左高右低組卷:20引用:5難度:0.5 -
10.“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下列實驗中,沒有采用該方法的是( )
?
A.①研究人體呼吸的實驗 B.②研究板塊張裂現象實驗 C.③研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 D.④研究分子間有間隔實驗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11.下列關于科學實驗的“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某溶液用pH試紙測試,試紙變藍色(pH約為10),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D.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可以斷定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組卷:25引用:11難度:0.5
四、解答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
33.家庭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Na2CO3為測定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金取了40 g食用堿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質量及生成沉淀的質量見表,假設該食用堿中不含難溶性雜質且雜質均不與CaCl2溶液產生沉淀,分析回答: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食用堿的質量/g 10 10 10 10 加入CaCl2溶液的質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3 6 8 m
(2)Na2CO3在實驗
(3)計算該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組卷:887引用:11難度:0.5 -
34.
在化學實驗中,有時藥品的滴加順序不同會導致實驗現象不同。某同學使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結果集氣瓶內氣球的體積變化與滴加藥品體積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考慮由于滴入液體的體積及反應導致的溫度變化對集氣瓶內氣壓的影響)
(1)請結合圖乙中的信息推斷該同學先后開始滴加藥品的點及相應的藥品名稱
(2)根據圖乙,請用科學原理解釋先后加入藥品后氣球體積變化情況及原因。組卷: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