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中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10/27 16: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
1.含羞草的葉子如遇到觸動,會立即合攏起來,觸動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個過程在幾秒鐘就完成,這種現象體現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h2>
A.生物能夠完成反射活動 B.生物具有應激性 C.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現象 D.生物能夠生長和發育 組卷:595引用:18難度:0.9 -
2.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諺語“谷雨前后,種瓜點豆”意思是說谷雨前后適于播種。這體現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A.陽光、溫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溫度 D.空氣、陽光 組卷:367難度:0.5 -
3.某同學制作并觀察了某生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圖甲是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 B.對好光以后,不能隨便移動顯微鏡 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圖乙中①與②放大倍數的乘積 D.觀察臨時裝片時,先用低倍物鏡,再用高倍物鏡觀察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4.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br />①在載玻片中央滴生理鹽水
②取材
③染色
④蓋蓋玻片
⑤擦載玻片、蓋玻片
⑥放材料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①②⑥③④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⑥④③⑤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5.桃花的花瓣是紅色的、榕樹的葉子是綠色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是紫色的,與這些顏色相對應的色素分別存在于細胞中的( )
A.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 B.液泡、葉綠體、細胞膜 C.細胞膜、葉綠體、液泡 D.液泡、葉綠體、液泡 組卷:371引用:56難度:0.7 -
6.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艾滋病屬于遺傳病,可通過母嬰傳播 B.艾滋病主要通過唾液傳播 C.與艾滋病人在日常工作中的接觸不會感染 D.艾滋病可通過空氣傳播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7.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边@句話道出了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意義說法錯誤的是( ?。?/h2>
A.為動物和人類提供食物 B.為自身生活提供有機物 C.為自身生活提供無機鹽 D.為動物和人類提供能量 組卷:358引用:20難度:0.3 -
8.在探究“溶液濃度的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時,利用新鮮的蘿卜、濃鹽水、清水等實驗材料,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據圖回答正確的一項是( ?。?br />
A.比較蘿卜條①③的變化,A燒杯內是清水 B.比較蘿卜條②④的變化,B燒杯內是鹽水 C.比較蘿卜條①③的變化,蘿卜條吸水 D.比較蘿卜條②④的變化,蘿卜條吸水 組卷:36引用:5難度:0.5 -
9.樹木主干被羊大面積環剝啃食,結果如圖所示,樹木將會死亡,原因是( )
A.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不能運輸到枝和葉 B.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根 C.根吸收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枝和葉 D.木質部得不到樹皮的保護 組卷:116引用:6難度:0.6 -
10.維生素和無機鹽在人體中需要量雖然很少,卻起著“人體運作的潤滑劑”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質與缺乏癥,不相符的是( ?。?br />
選項 A B C D 物質 維生素A 維生素B1 鈣 鐵 缺乏癥 夜盲癥 壞血病 骨質疏松癥 貧血癥 A.A B.B C.C D.D 組卷:860引用:132難度:0.7 -
11.在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中,以下表述與事實不符的是( ?。?/h2>
A.用濕棉絮包住魚的鰓部保持濕潤,利于其呼吸 B.將視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動小魚尾鰭 C.觀察小魚尾鰭毛細血管實驗中,應選尾鰭色素多的活魚 D.視野中觀察到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 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把包括4個大題,每空1分,共20分)
-
33.我國是農業大國,普通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科研人員在保證水、肥充足的情況下,對普通小麥的播種量與產量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一;圖二為一天中測定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圖三為小麥葉片內進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記載有“正其行,通其風”的種植方法。從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風”能使作物周圍有充足的
(2)由圖一可知,當播種量為120千克/公頃時,普通小麥的產量最高;當播種量過低或過高時,均會導致小麥產量
(3)圖二中6至18點曲線變化的原因是圖三所示的生理過程B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4.某實驗中學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廢舊電池對水質的影響及防治”開展了以下研究活動。
(一)查閱資料
資料一:廢舊電池丟棄到自然界腐爛后,因含汞、鉛銅等有害物質造成水質污染。
資料二:滿江紅為常見的水生蕨類植物,在凈化水質、保持河道生態平衡方面有顯著功效。
(二)設計實驗方案及數據統計(共4組數據,如下表)A B C D 加無污染河水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廢舊5號電池數量 不加 1節 1節 1節 加滿江紅的數量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樣小魚的數量 1條 1條 1條 1條 小魚存活時間 10天 3天 6天 8天
(1)若某成員選擇了A和B進行對照實驗,
(2)從實驗的結果分析滿江紅能
(3)該實驗設計中明顯不足之處是
(4)請同學們對廢舊電池的處理提一條合理的建議:組卷:7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