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梅城鎮田心學校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9/20 2:0:8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 1.在新的環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那些不夠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這個“我”不包括以下哪種品質(  )

            組卷:16引用:9難度:0.9
          • 2.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博學中學讀初中,他回憶自己中學時光時說:“博中是我最感親切的母校,她給予我的培養和教育,對我的成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袁隆平的話中蘊含的道理是(  )

            組卷:211引用:60難度:0.7
          • 3.夢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下面對夢想理解正確的有(  )
            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②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
            ③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④少年的夢想,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⑤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無法相交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4.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說:“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少年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②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
            ③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
            ④任何夢想通過努力都可以輕松地實現

            組卷:78引用:10難度:0.8
          • 5.“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
            ②我們要從社會實踐中學習
            ③學習既是接受和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發現、探究、感悟和體驗的過程
            ④我們所看、所聽、所嘗、所觸的一切知識或感受都是對我們有利的

            組卷:43引用:23難度:0.7
          • 6.以下內容是某班同學在“我的‘雙減’后生活”主題班會上的一些發言。
            放學后,我能做更多感興趣的事了。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打籃球、游泳,和以前放學只能寫作業相比要開心多了! 我有了更多的時間。我學會了包餃子、洗衣服、整理房間……不僅體會到父母的辛勞,也讓我增強了能力,更加熱愛生活。 我可以在學校完成作業。放學后,我用新學的配音技能向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致敬,我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他們的發言告訴我們(  )
            ①學習打開了生命之窗,助力自我成長也增益他人
            ②參與家務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會降低對學習的熱情
            ③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學習遠比課本中的內容更重要
            ④合理規劃學習的內容和時間有助于個人全面發展

            組卷:147引用:16難度:0.7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

          •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武亦姝扎實的詩詞功底、典雅的談吐氣質廣為贊嘆;安徽考生跪謝母親、懂得感恩的為人品質感動眾人;廣西狀元嚴格自律、立志科研的遠大志向備受好評……從學習過程來看,寒窗苦讀習得的學識,構成了每個人行走社會必備的基本素質,從中獲得的學習能力,更是受益一生的寶貴技能;從人生經歷來看,小小少年為中高考而努力拼搏的過程,也是錘煉心性、打磨意志的過程。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讓人學會了獨自面對挑戰,更在青春的心靈中印下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生活鐵律。
            聯系材料,說明學習的意義?

            組卷:1引用:2難度:0.4
          •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后,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并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后,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跡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巨是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
                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教師的期望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教師對學生寄予期望,因而產生了一種激勵作用,學生在學習時更加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
            (1)上述實驗中,平凡的學生因教師的期望激發了巨大潛能,這對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有何啟示。
            (2)教師的期望能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從自我激發潛能的角度看,學生應該怎么做。

            組卷:150引用:5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