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西城初中教育集團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 2:0:1
一、選擇題(1-10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1-15題每題有1-2個正確答案)
-
1.“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讓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誼。下列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蒸煮大米 B.米酒釀制 C.天空下雪 D.火爐燒炭 組卷:695引用:42難度:0.7 -
2.人們常說菠菜中富含鐵質,這里所說的“鐵”應理解為( )
A.鐵分子 B.鐵元素 C.鐵離子 D.鐵原子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3.化學用語是獨特的化學語言,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H
②Ca+2
③
④
⑤A.①只能表示氫元素 B.③、④都屬于陽離子 C.②可以表示鈣離子 D.由⑤可知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2 組卷:102引用:8難度:0.6 -
4.在比賽中,醫生經常向球員的受傷部位噴射氯乙烷(化學式為C2H5Cl,沸點為12.3℃)進行局部冷凍麻醉處理。下列有關氯乙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1個氯乙烷分子由8個原子構成 B.氯乙烷由碳、氫、氯三種元素組成 C.氯乙烷中碳、氫、氯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5:1 D.氯乙烷用于冷凍麻醉與其沸點較低、易揮發吸熱有關 組卷:64引用:5難度:0.6 -
5.某同學在點燃蠟燭時,提出固體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就此看法而言,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組卷:1657引用:96難度:0.9 -
6.從化學視角看,“煙”和“霧”、“光”和“焰”是有區別的,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天打開冰箱的冷凍室門,產生大量白煙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的火焰 組卷:13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19.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展開探究。
【實驗回顧】
(1)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如圖1、圖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實驗改進】甲同學認為誤差主要是由實驗裝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
(2)按圖2裝置實驗,實驗開始前應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
(3)按圖3裝置實驗,點燃紅磷的方式不同于圖1,而是接通電源使電烙鐵發熱,點燃紅磷后,斷開電源。與圖2裝置相比,圖3裝置使用電烙鐵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其原因是
【提出問題】在操作規范的情況下,用改進后的裝置測得的氧氣含量約為14%。為什么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仍有較大差距呢?
【查閱資料】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燃燒。引起本實驗的誤差除裝置外,還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
【實驗探究1】乙同學利用圖4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能將集氣瓶內壓強精確地記錄并保存下來。圖5是用該裝置測得的木炭在集氣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是反應結束時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
(4)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會瞬間變大,原因是
(5)根據圖5,木炭不可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因是
【實驗探究2】已知常溫下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在有氯化鈉、炭粉存在條件下,反應速度較快。丙同學根據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了圖6所示實驗裝置,8分鐘后測得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量筒內水 量筒內剩余水 262mL 180.0mL 127.2mL
(7)根據表中數據計算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到0.1%)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20.葡萄中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化學式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細胞生長。求:
(1)白藜蘆醇的相對分子質量;
(2)白藜蘆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
(3)多少克白藜蘆醇與22克二氧化碳含碳元素質量相等。組卷:23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