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五四新版八年級上冊《7.3.1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0/5 5:0:2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A.人為地捕殺或者隨意引進某種動物,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太陽鳥在吸食花蜜的同時也幫助植物傳粉 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組卷:608引用:67難度:0.4 -
2.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一書給人類的啟示是( )
①殺蟲劑在殺蟲的同時,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②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
③呼喚人們的環境意識;
④人們可以隨意捕殺野生動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組卷:9引用:6難度:0.9 -
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蟲大量繁殖,水稻減產,生態平衡失調,原因是破壞了生態系統的( )
A.生產者 B.食物鏈 C.消費者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4.某小組的同學在觀察如圖時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其中錯誤的是( )
A.在該生態系統中,草、鼠、蛇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B.如果人們大量捕殺蛇,草的數量短期內會減少 C.在該生態系統中,草的數量是最多的 D.由于杠桿不平衡,所以該生態系統屬于不平衡狀態 組卷:7引用:7難度:0.5 -
5.草場為保護牛羊,大量獵殺狼,狼的減少使野兔數量大增,致使牧草被過度啃食,草場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嚴重威脅,該事例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幫助植物傳粉 C.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D.維持生態平衡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
6.下列關于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 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能將有機物分解,釋放出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物質 C.動物遺體或排出的糞便經分解者分解后,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 D.動物通過消化和吸收,可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三、解答題
-
19.一片人造馬尾松林中,松毛蟲危害嚴重.如圖為用DDT噴灑及引入松毛蟲的天敵灰喜鵲的過程中,松毛蟲種群數量變化示意圖.
(1)從
(2)BC段曲線升高的原因是:一方面
(3)松葉、松毛蟲和灰喜鵲的體內,DDT濃度最高的是
(4)該地區松毛蟲容易泛濫的原因是
(5)DE段種群數量已無明顯波動,說明了
(6)一般認為害蟲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蟲種群的大小,而不是徹底消滅害蟲,試用生態學原理進行解釋:組卷:8引用:3難度:0.3 -
20.為了實現人類移居月球的夢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立了“月宮一號”人工密閉艙生態系統,人類生活所需的物質,可以在該系統內循環再生。如圖是“月宮一號”密閉艙內的碳循環示意圖(注:①和②表示氣體),請根據圖回答:
(1)密閉艙內的實驗人員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
(2)人在密閉艙內能夠生存,主要是由于綠色植物通過
(3)[②]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它主要來自密閉艙內的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在細胞質中的
(4)一般地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目越多,生態系統的結構越組卷:26引用:4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