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2019)選修3《1.3 傳統發酵技術和產品》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7/21 8:0:9
一、選擇題
-
1.如圖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的物質變化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①有氧缺氧條件下都能發生 B.過程①~④所需的最適溫度基本相同 C.過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D.過程③發生在酵母細胞的線粒體中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2.關于酸奶制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發酵 B.溫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時間越長 C.牛奶變酸的同時,其中的糖類發生了變化 D.制作過程中需不斷通入無菌空氣 組卷:12引用:5難度:0.9 -
3.制作泡菜時泡菜壇子必須密封,其原因是( )
A.防止產生的乳酸揮發酶 B.防止水分過度蒸發 C.防止氧氣進入壇內 D.防止壇內蔬菜萎蔫 組卷:14引用:14難度:0.9 -
4.圖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挑選葡萄時,去除腐爛的籽粒和枝梗后再沖洗 B.家庭釀酒時加入的少量白砂糖,酵母菌并不能利用 C.A過程后僅需提高一定的環境溫度就能產生果醋 D.為提高果酒的品質,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的菌種 組卷:96引用:4難度:0.6 -
5.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醋酸發酵時,需要通氣的原因是促進醋酸菌通過有氧呼吸產生醋酸 B.為了防止果酒變酸,應避免排氣時空氣進入及發酵過程中引起的溫度升高 C.為了避免雜菌污染,乳酸菌發酵成酸奶時可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D.泡菜腌制過程中,泡菜壇表面的白膜是由乳酸菌大量增殖形成的 組卷:49引用:3難度:0.7
三、解答題
-
16.酸奶是牛奶、羊奶或馬奶經過發酵制成的一種食品,其發酵原理與泡菜制作非常相似。為了研究影響酸奶發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組在A、B兩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鮮牛奶,將等量的甲、乙兩菌種(都能產生乳酸)分別接入其中并混勻,密封后再將兩者置于適宜條件下進行發酵,并在6h內定期取樣觀測發酵效果。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酸奶和泡菜與制作果酒相比,相同點是
(2)在家庭制作葡萄酒時,容器瓶的蓋子選下列哪種?
(3)在制作酸奶時,人們還會在鮮奶中加一定量的蔗糖,其原理是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17.[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紅心獼猴桃質地柔軟、口感酸甜,營養價值豐富,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制備成果汁、果酒、果醋等產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獼猴桃汁時,加入的果膠酶可分解
(2)制作獼猴桃酒時,為了提高酒的品質,選用優質酵母菌進行固定化處理。操作時,所用的包埋劑海藻酸鈉最好采用
(3)制作獼猴桃醋時,當組卷: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