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上海市閔行區高考地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3 17:0:2

          一、選擇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離開空間站開展出艙活動,艙外的環境特點是(  )
            ①高真空
            ②弱輻射
            ③強對流
            ④微重力

            組卷:73引用:2難度:0.3
          • 2.我國農歷將冬季分為6個節氣,這些節氣里我國各地晝夜長短情況都是(  )
            節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陽歷日期 2021年11月7日 2021年11月22日 2021年12月7日 2021年12月21日 2022年1月5日 2022年1月20日

            組卷:106引用:2難度:0.5
          • 3.熱量條件是影響農作物生長、分布和熟制的重要因素。以下概念不屬于熱量條件衡量指標的是(  )

            組卷:51引用:1難度:0.7
          • 4.福建武夷山的主體由紅色砂礫巖組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從巖石類型看屬于(  )

            組卷:62引用:1難度:0.9
          • 5.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的圣安德烈斯斷層長1200千米,該斷層位于美洲板塊與(  )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6.孟女士乘坐的飛機途徑西伯利亞上空出現了顛簸,當飛機從8800米高度爬升到10800米時,顛簸的情況消失了,這是由于飛機(  )

            組卷:225引用:3難度:0.5
          • 7.午后溫暖的陽光里,微風拂面的愜意中,正在體育公園復習地理的閔敏同學根據眼前的感受畫一幅熱力環流示意圖時,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①R處的氣壓值高于r處
            ②r處的氣壓值高于q處
            ③q處的氣壓值高于Q處
            ④Q處的氣壓值高于R處

            組卷:44引用:1難度:0.6

          二、綜合分析題

          • 22.比利時是歐盟的發起國之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比利時陸地面積30528平方千米,面積略小于我國海南省,境內最高海拔694米,2020年初統計人口1149萬,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比利時通用荷蘭語、法語和德語,居民通常都會3、4門語言,人均受教育程度高。首都布魯塞爾是北約秘書處、歐盟總部等數百個國際機構所在地,經常舉行國際會議,被稱為“歐洲首都”。
            比利時以貿易立國,原料的80%以上依賴進口,產品的50%以上用于出口。長期以來油氣完全依賴進口,為改變能源對外依賴,比利時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概述比利時的地形特征。
            (2)列舉比利時能源轉型過程中可以開發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類型,并闡述原因。
            (3)從各式海鮮貝類、新鮮乳肉、獨特的巧克力、啤酒到各國美味,比利時人的“餐桌”十分豐富。分析比利時成為“歐洲美食王國”有利條件。
            (4)簡述比利時以“貿易立國”的合理性。

            組卷:22引用:7難度:0.5
          • 23.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閉幕,世界各國全面應對氣候變化踏上新征程。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氣候變化:自然科學基礎》報告,指出:將人為引起的全球變暖限制在特定水平,需要限制二氧化碳的累計排放量,還要控制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
            英國當地時間2021年11月13日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在格拉斯哥閉幕,大會的目標是:與工業化前相比,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幅度限定在1.5℃內。中國、俄羅斯、巴西等100多個國家共同承諾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40多個國家同意放棄使用煤炭。
            主要國家2019年二化碳排放情況
            國家 總排放量(百萬噸) 人均排放量(噸) 承諾凈零碳排放的時間
            中國 9826 7.25 2060年
            美國 4965 15.57 2045年
            印度 2480 2.01 2070年
            俄羅斯 1533 10.76 2060年
            日本 1123 8.84 2050年
            注:凈零碳排放指能源消費的碳排放等于植樹或新技術減少的碳排放量。數據來源于聯合國官網。

            (1)簡述1880年工業化以來,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全球平均氣溫的具體數值變化。
            (2)說出除二氧化碳之外,其它兩種溫室氣體的名稱。
            (3)運用大氣保溫作用的原理,解釋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是如何加劇全球變暖的。
            (4)應對全球變暖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各國承擔“共同而有差別的責任”,請選取材料中的兩個國家為例,闡述你對“共同”和“有差別”責任的理解。

            組卷: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