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5章 簡單機械與功》2018年單元測試卷(1)
發布:2024/12/28 6:0:2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
1.有三個相同的杠桿,桿上每小格為0.1m,保持彈簧秤上的讀數不變,三個杠桿分別在F1,F2,F3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如圖所示。這三個力中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無法確定 組卷:58引用:3難度:0.9 -
2.某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起260N的物體,所用的力為100N,物體提高1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 B.拉力做的總功是300J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5% D.物體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勢能 組卷:31引用:3難度:0.9 -
3.下列杠桿中,正常使用時省力的是( )
A.釣魚竿 B.筷子 C.鑷子 D.汽水扳手 組卷:13引用:5難度:0.9 -
4.小明在“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提出了兩種猜想,猜想1:可能與懸掛重物位置有關;猜想2:可能與物重有關。隨后,他在A處懸掛二個鉤碼測出機械效率η1,在B處懸掛一個鉤碼測出機械效率η2,并重復多次,均發現η1>η2,由此,他( )
A.只能驗證猜想1 B.只能驗證猜想2 C.既能驗證猜想1,也能驗證猜想2 D.既不能驗證猜想1,也不能驗證猜想2 組卷:915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所示,OB是以O點為支點的杠桿,F是作用在杠桿B端的力。圖中線段AB與力F的作用線在一條直線上,且OA⊥AB、AC⊥OB.表示力F力臂的是( )
A.OA B.AC C.OC D.AB 組卷:239引用:7難度:0.7 -
6.一人用200N的拉力將440N的物體沿斜面方向將它勻速拉上長5m、高2m的斜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8% B.斜面對物體摩擦力為24N C.如果沒有摩擦,用大小為176N的力即可達到目的 D.如果物體重力增大,斜面機械效率會變大 組卷:69引用:2難度:0.7 -
7.如圖為某種吊車的工作示意圖。利用伸縮撐桿可使吊臂繞O點轉動;伸縮撐桿為圓弧狀,伸縮時對吊臂的支持力始終與吊臂垂直。下列關于這個吊車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吊臂是一個省力杠桿,作用是可以省力 B.若起吊的物體重力越大,則吊車的效率越高 C.該吊車的功率越大,說明能夠做的有用功的越多 D.若起吊物重不變,勻速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漸漸變大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8.下列做法,不能夠改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是( )
A.用大小相等的塑料動滑輪代替鑄鐵動滑輪 B.給定滑輪的軸加潤滑油 C.改變重物提升的高度 D.改變被提升的物重 組卷:236引用:5難度:0.9
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
-
25.如圖所示,小偉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A.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小木塊的重力G B.把小木塊通過細繩與彈簧測力計連接,拉動彈簧測力計,把小木塊勻速拉上斜面 C.分別測出拉力F及小木塊移動的距離S和升高的高度h D.改變斜面的高度,做了4次實驗。記錄實驗數據如表:
(1)計算并將數據填入表中空格
(2)分析實驗數據,能得出什么結論?1 2 3 4 重力G/N 5 5 5 5 升高h/m 0.1 0.15 0.2 0.25 有用功W/J 0.75 1 1.25 拉力F/N 1.6 2.2 2.7 3.1 移動距離S/m 0.5 0.5 0.5 0.5 總功W/J 1.1 1.35 1.55 機械效率η 68.18% 80.65% 組卷:31引用:2難度:0.1 -
26.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兩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序號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的
高度h/cm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N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1 1 4 0.4 20 2 3 6 1.0
(2)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細繩組裝滑輪組;
(3)第1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4)如果將重為2N的鉤碼掛在同一滑輪組下,根據題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斷出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在范圍內。組卷:222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