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中考地理三模試卷

          發布:2024/11/21 6:30:8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50分)

          • 1.讀經緯網圖,完成1?2題。
            圖中②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2.讀經緯網圖,完成1?2題。
            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40
          • 3.如圖是某觀測站在一日內觀測到的4次氣溫值,其中觀測到②的時刻是(  )

            組卷:61引用:4難度:0.9
          • 4.讀圖,完成4?6題。

            生活在②半島南部的人們,主要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5.讀圖,完成下列3~5小題。
            ①半島的清真寺所屬的宗教是(  )

            組卷:6引用:0難度:0.80
          • 6.讀圖,完成4?6題。

            影響圖中聚落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共50分)

          • 29.2019年上海某中學地理小組利用暑期進行野外考察。如圖為四個考察小組的四條考察線路。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①、②、③、④四條考察線路中,經過干濕地區最多的線路是
             
            。該線路的終點位于
             
            (山脈名稱)山地。
            (2)
             
            路線所經地區地勢起伏最大,共跨越了我國地勢
             
            級階梯。
            (3)有人說北方地區全部屬于半濕潤地區,這種觀點對嗎?請你舉例說明
             

            (4)在①、②考察線路的同學們發現北方地區的住宅都有院落,且圍墻很高。其原因是北方地區
             

            A.平原廣大
            B.太陽輻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風力強
            (5)④考察線路,同學們在行程中可能看到的地理現象是
             

            A.出發地氣候炎熱干燥
            B.沿線高原、盆地眾多
            C.沿途有大片等待收割的麥田
            D.目的地河流汛期最長

            組卷:93引用:2難度:0.4
          • 30.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茶馬古道”是歷史上漢藏民族之間茶馬互換的貿易通道。茶樹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18-25℃之間。冬春季抗寒性差,低于5℃時,茶樹停止生長;夏季生長期忌干熱,高于40℃時容易死亡。進藏線路主要包括滇藏線(昆明到拉薩)、川藏線(成都到拉薩)。如圖為茶馬古道部分線路圖。

            (1)據材料說明可知,茶樹適宜在我國
             
            (四大地理區域)地區種植,云南的普洱茶馳名中外,結合材料試分析云南省適宜茶樹生長的優勢氣候條件
             

            (2)西藏自治區分布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滇藏線路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
             
            高原、
             
            山地和青藏高原。
            (3)拉薩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緯度上,但拉薩的年平均氣溫明顯低于成都的年平均氣溫,其主要原因是
             

            (4)青藏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請把下列地理事物①高原草甸為主的植被②海拔高③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④氣溫低,按因果關系排序為
             
            。(填序號)

            組卷:36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