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市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1/3 9:30:3

          一、古詩文積累與閱讀理解。(共29分)

          • 1.依照課文原句或根據提示將詩句填寫完整。
            (1)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3)月下飛天鏡,
             
            。(李白《渡荊門送別》)
            (4)
             
             
             
            。此之謂大丈夫。(《孟子》三章)
            (5)《春望》一詩中杜甫移情于花鳥,以“
             
             
            ”這兩句詩表達了感傷時事的復雜情懷。?
            (6)陶淵明《飲酒》中表達詩人遠離世俗名利羈絆,雖身居“人境”而閑靜無憂的原因的詩句是: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古詩詞閱讀。
            秋詞二首
            劉禹錫
            秋詞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其二: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指使狗時發出的聲音)
            (1)對兩首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都是七言絕句
            B.首句都不押韻
            C.都是仄起平落
            D.都很講究對仗
            (2)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盡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結,也反映了作者的心聲。
            B.《秋詞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緒,是一曲昂揚樂觀的秋的贊歌。
            C.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兩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遠大,如一鶴沖天;其二,心地高潔,如明山凈水。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3.文言文閱讀。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孟子乃嬉為設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注釋:①賈人:商人。②炫賣:邊喊邊賣。③學宮:學校。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⑤揖讓進退:即打躬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舜于畎畝之中
             

            ②管夷吾舉于 
             

            益其所不能 
             

            孟子長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人恒過,然后能改。
            ②此可以處吾子矣。
            (3)甲文列舉六位歷史名人的成才史實和乙文孟子卒成大儒的故事都說明了什么?
            (4)出自乙文的一個成語是
             

            (5)孟子的“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離不開孟母的憂患意識。在生活條件日益優越的今天,你認為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名言有什么現實意義嗎?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共24分)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其影響深遠。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材料二】
                  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飲餓難忍,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為他熬了一碗肉湯。重耳得知真相后,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國君成為晉文公。但論功行賞時卻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介子推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材料三】
                  清明節的所有文化內涵,可以濃縮成一個字:孝。它的生命力之所以非常頑強,就在于它詮釋了一種理念:孝道。這是一種社會秩序的需要,即先后長幼的生命邏輯,如果沒有這種社會約定,則亂套了。也正因為一代又一代尊長的言傳身教——子孫后代要記住孝、守住孝這個中華民族的根本,所以,一代又一代延續下來,而清明節也最終持久不衰,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日來臨,要有懷念之情,有銘記之意,有敬畏之心,比如用文明的方式表達敬意,包括對先人、先烈的祭拜,一個都不能少,這既是身體力行行孝的需要,也是以言傳身教說服后人的必然,是傳承文化的必須之舉。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血脈,不可缺失。君不見,海外華人自始至終銘記著它,我們吮吸中華傳統文化養分,不能忘本,否則,愧對祖先。
            (1)閱讀【材料一】,簡要概括清明節有哪些主要特點。
            (2)閱讀【材料二】,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清明節的由來。
            (3)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明節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B.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各地習俗不完全相同。
            C.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D.清明節詮釋了“孝道”的理念,所以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能夠一代代延續。
            (4)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弘揚呢?請結合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5.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山不過來,我過去      ①我們有很多人常常習慣于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別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對別人指手畫腳,大有不改變你就誓不罷休之勢。
                  ②但是,【甲】改變別人,談何容易!而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時,我們的指責會越來越多,戾氣會越來越重。最后,不僅無濟于事,還會讓自己深陷負面情緒,變成牢騷滿腹、埋天怨地的“怨婦”。
                  ③所以,我們能否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山不過來,我過去!既然改變別人難以實現,那就嘗試反思自我,改變自己。
                  ④思維角度一變,便會撥云見日,柳暗花明,心結煙消云散,世界豁然開朗。細思量,你甚至還會欣喜地發現嘗試改變自己的諸多好處。
                  ⑤嘗試改變自己,你就有可能收獲更積極的心態。每一步自我的改變,都是最好的修心養性,是積極心態的加油站。你的抑郁情緒因此而改變,心情舒暢,信心滿滿。消極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會走在時間的前面。你嘗試著改變易怒易煩的習慣,做到“肚中能忍萬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寬”。
                  ⑥嘗試改變自己,你就可能收獲更好的人際關系。三國時期的呂蒙在孫權的悉心勸導下,嘗試著改變自己,才贏得了魯肅的賞識,與之“結友而別”。新時代成功的人必須具備四種核心競爭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調整自我,適應他人。因為這樣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帶領你的團隊披荊斬棘。
                  ⑦嘗試改變自己,你就可能收獲更大的成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變的曾子,終成一代賢人。個人如此,企業也是一樣。阿里巴巴文化“六脈神劍”之一是“唯一不變的是改變”,【乙】這都體現了不斷改變自我才是企業不斷發展的真正內驅力。
                  ⑧山不過來,我過去!有了這樣一種思想,夢想之路就會更寬闊。
            (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①段從指責別人的習慣引出話題,第②段則提出了改變別人有難度且于己無益的觀點。
            B.⑤~⑦段從心態、人際關系和成長三個方面來談改變自己的諸多好處,有理有據。
            C.第⑦段主要運用舉例和對比論證,論證了“嘗試改變自己就可能收獲更大的成長”的觀點。
            D.全文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主體部分論述了嘗試改變自己的好處,邏輯嚴謹。
            (2)從下面四句話中選擇兩句分別填入文中【甲】【乙】兩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俗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②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③華為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正是永遠把客戶利益放在首位,華為才成為享譽全球的高科技企業。
            ④“好空調,格力造。”格力空調如今能做到國內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就在于一直堅持“產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信念。
            A.甲① 乙③
            B.甲① 乙④
            C.甲② 乙③
            D.甲② 乙④
            (3)第⑧段畫橫線的句子“山不過來,我過去”的含義是什么?

            組卷:113引用:8難度:0.7

          四、寫作。(50分)任選一題作文。

          • 14.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風細雨,有人驚心于夏日的狂風暴雨,有人傷感于秋冬的凄風苦雨……風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詩。其實,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陽光,也會有風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風雨同舟”“風雨兼程”“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勸勉和激勵……請以“風雨”為話題作文。
            要求:
            ①自擬題目,內容緊扣話題;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則扣分。

            組卷:43引用:5難度:0.5
          • 15.走進七彩生活,人們常常發出“真好”和贊嘆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滿濃濃的親情;“有朋友真好”,他們幫我們驅趕孤獨,帶來快樂;“有音樂真好”,那里是我們心靈的樂園;“有夢真好”,我們的人生有了寄托……
            ??請以“有_______真好”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內容具體,感情健康,除詩歌外體裁不限;不得抄襲或套作。
            (2)書寫規范,卷面整潔,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透露學校、班級、姓名等信息。
            (4)需將題目補充完整。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