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南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28 10: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化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下列有關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5引用:10難度:0.5
          • 2.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5難度:0.6
          • 3.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4.下列物質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4難度:0.6
          • 5.下列反應既是置換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組卷:23引用:9難度:0.8
          • 6.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7.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過濾       ②蒸發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轉移液體。

            組卷:1326引用:417難度:0.9
          • 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35分)

          • 23.84消毒液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某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制備84消毒液。

            已知:堿石灰是固體NaOH和CaO的混合物
            (1)A是制取氯氣的裝置,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氧化劑是
             

            (2)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
             
            →f→g(填接口字母)。
            (3)B中制備84消毒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4)C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5)84消毒液在空氣中放置時易吸收CO2而變質:CO2+NaClO+H2O═NaHCO3+HClO,一瓶250mL0.2mol/L的“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氣中
             
            L的CO2(標準狀況)。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24.過氧化鈉(Na2O2)常用作漂白劑、殺菌劑、供氧劑,能與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發生反應,保存不當時容易變質。某實驗小組以過氧化鈉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如下實驗。
            (1)探究Na2O2樣品是否已經變質:Na2O2在空氣中久置易變質生成
             
            ,現取少量樣品加水溶解,加入
             
            溶液,充分振蕩后有白色沉淀,證明Na2O2已經變質。
            (2)該實驗小組為了粗略測定這包Na2O2樣品的質量分數,稱取了mg樣品,并設計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已知: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氣體,E和F是排水集氣裝置。
            ①寫出裝置C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裝置D的作用是
             

            ③反應結束,待冷卻后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將其折算成O2的質量為ng,則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100%(用含m、n的最簡式表示)。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