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生物適應性試卷(三)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夠反映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觸碰含羞草葉片后會合攏 B.秋天部分植物會出現(xiàn)落葉 C.機器人能夠完成復雜的工作 D.流感病毒能快速復制繁殖后代 組卷:78引用:8難度:0.7 -
2.下列有關使用顯微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則對光完成 B.對焦時,先轉動細準焦螺旋,再轉動粗準焦螺旋 C.要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D.觀察時,若目鏡用10×,物鏡用40×,則放大倍數(shù)為400倍 組卷:33引用:3難度:0.4 -
3.如圖蓋蓋玻片的操作方法中,可避免玻片內(nèi)出現(xiàn)氣泡的是( )
A. B. C. D. 組卷:156引用:11難度:0.7 -
4.圖甲、乙分別是黃瓜果肉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與乙相比,甲特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③葉綠體⑤液泡 B.甲的⑤內(nèi)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zhì) C.甲的①能保護和控制物質(zhì)進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⑦線粒體 組卷:1262引用:72難度:0.6 -
5.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裂的結果是形成組織 B.細胞能夠持續(xù)生長,體積不斷地增大 C.細胞分化時,染色體能進行自我復制 D.細胞分裂后產(chǎn)生的兩個新細胞中與原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是相同的 組卷:15引用:3難度:0.4 -
6.“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此詩句中關于黃鸝和柳樹描述正確的是( )
A.黃鸝體內(nèi)起保護作用的組織主要是保護組織,而柳樹則是上皮組織 B.它們的結構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 C.黃鸝的細胞和柳樹的葉肉細胞結構相同 D.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 組卷:30引用:63難度:0.6 -
7.“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戰(zhàn)國策?燕策二》中的一著名寓言,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鷸、蚌、漁翁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 )
A.捕食關系 B.競爭關系 C.捕食關系與競爭關系 D.合作關系 組卷:32引用:13難度:0.9 -
8.圖是大豆生長、發(fā)育的過程簡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⑤組成的是大豆種子的胚 B.⑤所指的結構是胚乳 C.⑥是由②發(fā)育來的 D.大豆的主根是由③發(fā)育來的 組卷:50引用:4難度:0.7 -
9.“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我國很多地區(qū)都在清明時節(jié)春耕播種,這是因為種子的萌發(fā)需要( )
A.充足的光照 B.充足的空氣 C.一定的水分 D.適宜的溫度 組卷:208引用:27難度:0.5 -
10.根尖結構中,根伸長最快的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區(qū) C.伸長區(qū) D.成熟區(qū) 組卷:40引用:46難度:0.7 -
11.如圖表示桃子的形成過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
A.子房、胚珠、果皮、種子 B.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C.胚珠、受精卵、種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種子 組卷:192引用:11難度:0.7 -
12.移栽小樹木苗時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需帶土移栽 B.烈日下移栽 C.保留所有的葉片移栽 D.移栽后應立即大量施肥 組卷:39引用:6難度:0.5 -
13.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淀粉)”的實驗中,暗處理的目的是( )
A.消耗氧氣 B.溶解葉綠素 C.設置對照 D.消耗或運走淀粉 組卷:73引用:3難度:0.4 -
14.2018年“6?5“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綠色會把我們的家園裝扮的更加美麗,下列哪項不是植樹造林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目的( )
A.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為人類提充足的木材 C.調(diào)節(jié)氣候 D.凈化空氣 組卷:79引用:9難度:0.7 -
15.常吃柑橘可有效防治壞血病,原因是其含有豐富的(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質(zhì) D.維生素C 組卷:221引用:20難度:0.8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40分)
-
46.根據(jù)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2019年2月18日,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接到報告,確診南方某市內(nèi)的兩個養(yǎng)殖區(qū)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兩個養(yǎng)殖區(qū)共存欄生豬23005頭,發(fā)病1620頭,死亡958頭。疫情發(fā)生后,當?shù)匾寻凑找髥討表憫獧C制,采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對全部病死和所撲殺的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同時,禁止所有生豬及其產(chǎn)品調(diào)出封鎖區(qū),也禁止生豬運入封鎖區(qū)。非洲豬瘟病是由非洲豬盛病毒(簡稱:ASFV) 感染家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發(fā)病過程短,感染死亡率高,接近100%.由于還沒有研發(fā)出可以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但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所以做好養(yǎng)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
(1)引起非洲豬瘟病的病原體是
(2)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分析,患非洲豬瘟病的豬屬于
(3)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撲殺、無害化處理”屬于
(4)如果研發(fā)出非洲豬瘟疫苗,就可以通過給豬注射疫苗,提高豬對該病的免疫能力。在此方法中,注入豬體內(nèi)的疫苗作為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47.綠色植物的生活離不開陽光。我們所看到的陽光為可見光部分,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為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生物科技小組做了如下實驗:把長勢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天竺葵分別放在3個封閉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二氧化碳含量相同而且充足。用強度相同的不同顏色的光照射一段時間后,分別比較容器中的氧氣含量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注:氧氣變化量=實驗后含量-實驗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減少)
容器 植物 光的顏色 溫度(℃) 氧氣變化量 一號組 天竺葵 紅 28 +++ 二號組 天竺葵 黃 ? + 三號組 天竺葵 綠 28 -
(2)根據(jù)實驗設計的原則,二號組容器內(nèi)的溫度應設置為
(3)實驗結果表明,在
(4)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再增設四號組并進行黑暗處理(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若四號組容器中氧氣變化量是“--”,則可判斷出三號組容器中的天竺葵在綠光下能進行光合作用,三號組容器中的氧氣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組卷:1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