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5/18 8:0:8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
-
1.兩個氨基酸發生脫水縮合反應,產生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來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R基 組卷:58引用:3難度:0.8 -
2.大蒜根尖細胞中含核酸的細胞器有( )
A.核糖體和中心體 B.核糖體和線粒體 C.線粒體和細胞核 D.線粒體和葉綠體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3.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酶可以在細胞外及生物體外發揮催化作用 C.酶通過為反應物提供能量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D.酶的專一性是由其特定的分子結構決定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4.下列有關“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中將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滅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實驗過程中,泵入的空氣應去除CO2 C.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培養液濃度等 D.可通過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組卷:29引用:28難度:0.9 -
5.下列關于細胞凋亡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 B.細胞凋亡受到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控制 C.細胞凋亡是種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過細胞凋亡實現的 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6.控制玉米籽粒的黃色基因可以突變成紫色基因,也可以突變成白色基因,這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
A.隨機性 B.低頻性 C.普遍性 D.不定向性 組卷:20引用:3難度:0.8 -
7.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順序是( )
A.復制→分離→聯會→著絲點分裂 B.聯會→分離→復制→著絲點分裂 C.聯會→復制→分離→著絲點分裂 D.復制→聯會→分離→著絲點分裂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
8.下列關于某二倍體生物體各細胞分裂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①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細胞內有2對姐妹染色單體 B.圖②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細胞內有2對同源染色體 C.圖③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細胞內含2個核DNA分子 D.四幅圖可排序為①③②④,可出現在該生物體精子的形成過程中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9.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觀察實驗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六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為了驗證做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生物體能產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關性狀的遺傳現象 D.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的基礎上 組卷:10引用:8難度:0.7 -
10.將基因型為Aa的玉米自交所得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人工去掉隱性個體,隨機均分成兩組,第一組讓其自交,第二組讓其隨機傳粉,則第一、第二組子代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所占比例分別為( )
A. 、19116B. 、1619C. 、1419D. 、3819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9.miRNA是真核細胞中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調控其他基因的表達,在細胞分化、凋亡、個體發育和疾病發生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研究發現,Bcl2是一個抗凋亡基因,其編碼的蛋白質有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該基因的表達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調控,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真核細胞中,mRNA合成的主要場所是
(2)圖中①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形成多聚核糖體,意義是
(3)請據圖闡述MIR-15a基因可抑制Bcl2基因表達的機理:組卷:11引用:4難度:0.7 -
30.小鼠毛色(B、b)和尾長(R、r)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對表型都為黃色長尾的雌雄小鼠交配,統計兩年中子一代的表型及數量,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黃色長尾 黃色短尾 灰色長尾 灰色短尾 雄性 91 29 89 31 雌性 120 60 0 0
(2)親本的基因型為
(3)小鼠的雄性性別決定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決定胚胎發育成雄性。經研究發現有染色體組成為XX的雄鼠、XY的雌鼠、XO的雌鼠(O表示染色體缺失)。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則染色體組成為XX的雄鼠產生的原因是組卷:3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