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新鄉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有關內環境成分和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血漿中含抗體、血清白蛋白和血紅蛋白等豐富的蛋白質 B.細胞代謝旺盛,短時間產生大量代謝廢物進入組織液可能會引起組織水腫 C.人體內環境穩態就是指內環境的理化性質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D.細胞的生存依賴于內環境,但不參與內環境的形成與維持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2.如圖表示小腸部分上皮細胞附近內環境的各種結構及成分轉化過程,字母表示物質轉移途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小腸上皮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組織液和腸液 B.a、b途徑可表示血漿與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說明血漿與組織液的成分是一樣的 C.一般來說,c途徑的物質含量遠遠大于b途徑的 D.毛細淋巴管中的大分子物質通常不能穿過毛細淋巴管壁細胞進入組織液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缺氧誘導因子HIF-1是一種核蛋白,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動物細胞內。在缺氧條件下可調節基因的表達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一種糖蛋白質激素,可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缺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HIF-1在細胞質中合成后,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 B.EPO基因只存在于骨髓造血干細胞中 C.在任何環境下,生物體都能通過各系統、器官、細胞協調配合維持內環境穩態 D.缺氧環境下紅細胞生成增加的調節過程屬于正反饋調節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抗抑郁藥一般通過作用于突觸來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如丙咪嗪的藥理作用為抑制突觸前膜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來提高突觸間隙中的神經遞質濃度,從而發揮抗抑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元中儲存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囊泡由內質網直接形成 B.去甲腎上腺素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實現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換 C.抑郁癥的病因可能是去甲腎上腺素等興奮性神經遞質釋放較少 D.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服用丙咪嗪提高思維速度,增強學習和工作效率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5.多巴胺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發揮作用后可由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胺轉運體回收。毒品可卡因會使多巴胺轉運體失去功能,導致多巴胺不能被及時回收而在突觸間隙中積累,含量增多,從而產生更強烈的愉悅感。如圖表示可卡因的作用機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多巴胺的釋放、回收方式相同 B.產生強烈愉悅感的部位位于腦干 C.興奮在離體神經纖維的傳導過程中,傳導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同 D.注射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毒癮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6.如圖是Ⅰ型、Ⅱ型兩種糖尿病部分發病機理示意圖,其中▲代表葡萄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Ⅰ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后,肝細胞、肌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度會加快 B.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②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可能低于正常人的 C.分泌胰島素時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和消耗ATP D.Ⅱ型糖尿病的病因可能是免疫系統產生了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7.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糖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b~c階段,下丘腦的血漿滲透壓感受器細胞興奮性逐漸降低 B.此調節過程中,神經遞質作為信號分子傳遞信息 C.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和腎上腺素的作用表現為相互抗衡 D.c~d階段,胰島A細胞的生命活動旺盛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8.如表是某成人血液化驗單中的部分數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項目 結果 參考值 單位 促甲狀腺激素(TSH) <0.005 0.27~4.20 μIU/mL 游離甲狀腺激素(T) >100.00 12.0~22.0 μmol/L 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 21.00 0.00~1.22 IU/L A.該個體的體溫可能高于正常人的,體型消瘦且情緒易激動 B.該病屬于免疫缺陷疾病,是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 C.由表可推測TRAb和受體結合后導致機體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 D.TRAb由漿細胞產生,特異性地作用于甲狀腺細胞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9.抗體的功能與其結構密切相關。同一抗體的V區和C區的氨基酸組成和順序的不同,決定了其功能上的差異,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加工發生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 B.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漿中,在組織液和淋巴液中也有分布 C.抗體中V區具有識別和結合抗原的功能,圖中的抗體能與抗原b結合 D.抗體與病毒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10.李斯特菌是一種胞內寄生菌,實驗小組為探討TNF-α基因對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應答的影響,給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別注射適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小鼠體內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的數量,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李斯特菌入侵小鼠體內后,效應T細胞能與菌體表面蛋白質發生特異性結合并將其裂解 B.效應T細胞只能由T細胞增殖分化而來,且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能增強其裂解靶細胞的能力 C.若李斯特菌再次入侵時,野生型小鼠比TNF-α基因敲除小鼠的免疫效果強 D.記憶細胞產生后對相同病原體的再次入侵可以做出快速反應 組卷:8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9.通常對于鼠害較為嚴重的林場或農田,僅在局部區域進行藥物滅鼠,對鼠害的控制很難持久有效。回答下列問題:
(1)在
(2)調查山鼠的種群密度(不考慮山鼠的遷入和遷出)時,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了72只,標記并放歸;幾天后第二次捕獲了60只,其中有9只帶有標記。已知標記物不影響山鼠的生存和活動,若探測到第一次標記的山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競爭、天敵等自然因素死亡,但這段時間內有山鼠出生而使種群數量保持穩定,則該種群密度約為
(3)若在某苗圃進行了藥物滅鼠,短時間內山鼠種群數量會明顯下降。但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這種滅鼠方法缺點有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0.一路“象”北是指云南野象群集體北遷并返回事件。大象遷徙是一種正常現象,主要原因有氣候變化、尋找合適棲息地和食物不足等。在云南普洱六順鎮,人們建造了1200畝的亞洲象專屬“食堂”,他們3~4月種甘蔗,5~7月種玉米,10~2月種冬玉米,6月還會穿插著種些芭蕉。過去,人進象退,人種象擾,耕地撂荒;如今有了“大象食堂”,這些情況都得到了改善。回答下列問題:
(1)從資料中大象喜食的食物可知,大象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2)過去“人進象退,人種象擾”說明人與大象之間存在
(3)請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建立“大象食堂”的好處:
(4)在人們的努力下,我國的亞洲象從40年前的190頭,發展到現在的近300頭。對亞洲象最有效的保護是組卷: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