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三(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0/19 6:0:3
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
1.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提升水環境質量,推進水生態文明,逐漸成為共識。圖為我國南方某城市一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
城鎮化的發展對區域水循環造成的影響是( )A.地表徑流減少 B.地下徑流增加 C.蒸發量減少 D.下滲量增加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2.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提升水環境質量,推進水生態文明,逐漸成為共識。圖為我國南方某城市一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
該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
①緩解城市缺水問題
②解決城市洪災問題
③凈化雨水能力更強
④加快徑流集聚時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氣候學上按候均溫劃分四季。10℃-22℃為春季,大于22℃為夏季,22℃-10℃為秋季,小于10℃為冬季。圖示意2022年某日全國陸地季節劃分。據此完成3~5題。
?
該日所處月份為( )A.3月 B.5月 C.7月 D.9月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52分)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顆粒有機碳是不溶解于水的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有機顆粒物質,在碳循環中占有重要地位。某地理研究團隊考察北冰洋某海域時發現:該海域超2,3的區域水深小于20米,海水中顆粒有機碳主要受徑流輸入,海岸侵蝕、浮游生物和沉積物再懸浮等作用影響,5-9月顆粒有機碳濃度較大。如圖示意該海域表層和底層的有機碳濃度分布。
(1)歸納該圖示海域海水中顆粒有機碳濃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2)說明該海域底層海水中顆粒有機碳濃度最大區域的形成過程。
(3)分析圖示海域海水中顆粒有機碳濃度5~9月較大的原因。
(4)推測該海域海水中顆粒有機碳向外輸出的主要途徑。組卷:0引用:3難度:0.5 -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1為祁連山北麓綠洲及周邊示意圖。干旱地區土壤的濕度一般由表層向深層逐漸增加,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在淺層土壤出現“遞濕”現象。在圖1所示采樣點的某處無人干擾的土地進行采樣,測量土壤濕度隨深度變化數據,并繪制連續兩日不同深度土壤濕度變化圖(圖2)。?
(1)依據大氣受熱原理,分析張掖氣溫日較差大的原因。
(2)據圖2說出“逆濕”發生的主要時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