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1《2.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2/25 21:0:3
一、選擇題
-
1.某人因酒后駕車遭遇交通事故如果支配左腿的傳入神經及中樞完整,而傳出神經受損那么該左腿( )
A.不能運動,針刺有感覺 B.能運動,針刺有感覺 C.不能運動,針刺無感覺 D.能運動,針刺無感覺 組卷:30引用:7難度:0.6 -
2.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下列關于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學生聽到鈴聲后急速趕往教室 C.條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經中樞參與,非條件反射則不一定 D.高級中樞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條件反射 組卷:56引用:17難度:0.7 -
3.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橡皮錘輕輕敲擊Ⅱ處,小腿突然抬起,不屬于反射 B.條件反射不可以消退 C.剪斷Ⅰ處,敲擊Ⅱ處,小腿不能抬起 D.Ⅳ處的神經元不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4.如圖示意老鼠恐懼反射建立的過程,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聲音屬于無關刺激 B.圖乙中電擊屬于條件刺激 C.圖丙中的聲音屬于非條件刺激 D.條件反射一旦形成,不易消退 組卷:32引用:5難度:0.8 -
5.給寵物貓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貓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貓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覺的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C.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聯系 組卷:27引用:1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4.關于“觀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現象”實驗,請回答:
(1)此實驗除去蛙腦,目的是排除
(2)用浸過體積分數為0.5%的HCl溶液的小紙片刺激脊蛙的腹部,其能出現搔扒反射,說明該反射的中樞可能是
(3)實驗中將脊蛙右后腿腳趾尖浸入體積分數為0.5%的HCl溶液中,牛蛙會出現屈腿反射。完成該反射活動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15.鳴禽是鳥類中最善于鳴叫的一類。鳴禽的鳴唱也是一種條件反射活動,是在腦中若干功能區(如圖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過鳴管和鳴肌來完成的。研究發現雄鳥的HVC區體積明顯大于雌鳥。
(1)甲中的HVC等功能區是鳴禽鳴唱反射弧結構中的
(2)(提出疑問)造成雄鳥的HVC區體積明顯大于雌鳥的原因是什么?
(形成假設)雄鳥和雌鳥腦的HVC區差異與日齡增長有關,神經元數量變化存在差異。
(實驗設計)為有效證明上述假設是否成立,實驗者設計實驗方案及實驗記錄表。
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A.雄鳥組為實驗組,雌鳥組為對照組
B.每天同一時間取同一實驗鳥的腦進行實驗觀察
C.培養實驗雌鳥和雄鳥的飲食、環境等可隨機應變
D.觀察記錄的是神經元的細胞核或細胞體數量
(3)實驗者以不同日齡的雌鳥和雄鳥的鳥腦為材料進行實驗,所選材料是鳥腦而不是鳥脊髓的原因是
(4)(數據處理)實驗得到了圖乙所示的結果。圖乙的結果顯示,10~15日齡時,雄鳥和雌鳥腦的HVC區神經元的數量出現顯著性差異從第組卷:6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