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9/21 5:0:8

          一、(15分)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五、(31分)

          • 11.閱讀下面論述類文本,完成問題。
            創造的教育      ①什么是創造的教育?
                  ②先說明創造兩個字的意義,我舉個例子來說吧。《紅樓夢》中,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等人在前船先行,寶玉同姐妹們在后船后行,寶玉見河中滿是破荷葉,覺得可恨,想叫人來拔去。薛寶釵認為現在仆人們很忙碌,沒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林黛玉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一聽,覺得詩句很好,就不再要拔去破荷葉了。這個例子中,船行到荷葉中去,是行動;破荷葉妨礙行船,是行動;林黛玉提出李義山的詩句,是思想;寶玉心中厭惡的破荷葉,一變而為可愛的天然樂器,是產生了新的價值由行動而發生思想,由思想產生新價值,這就是創造的過程。
                  ③我現在再講行動,關于教育上的行動。中國現在的教育是關門來干的,只有思想,沒有行動的。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所以那種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動的教育。我們知道王陽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的。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腦袋里裝滿了學問,方才可以行動。所以大家都認為學校是求知的地方,社會是行動的地方,好像學校與社會是漠不相關的,以致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書呆子。所以王陽明先生的兩句話,很可以代表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教育的思想。
                  ④現在我要把他的話翻半個筋斗,如果翻一個筋斗,豈非仍是還原嗎?所以叫他翻半個筋斗,就是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不是從前的人告訴他的,是玩把戲而偶然發現的。小孩子不敢碰洋燈泡,是他弄火燙痛的經驗。至于媽媽告訴他火是燙人的,不過使小孩子格外清楚一些。所以要有知識,是要從行動中去求來,不行動而求到的知識,是靠不住的。有人告訴你這是白的,那是黑的,你不行動,就不能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有行動的勇敢,才有真知識的收獲。書本子的東西,不過告訴你別人得來的知識。有許多人著書,東抄西襲,這種抄襲成章的知識,不是自己知識的貢獻。你能行動,行動才生困難,想法解決了困難,才是真知識的獲得。
                  ⑤所以我說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你要有孫子,非先有老子、兒子不可,這是一貫下來的。但是我們知道,單獨的行動,也是不能創造的。如中國農夫耕種的方法,幾千年來,間有小小的改良外,其余的都是墨守成規,毫無創造。還有許多書呆子,書盡管讀得多,也不能創造。所以要創造,非你在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不可。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作者:陶行知。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是圍繞“什么是創造的教育”這一話題來進行論述的。
            B.不行動而求到的知識和單獨行動而獲得的知識,都是靠不住的。
            C.第③段加點的詞“很可以”表程度加強,刪去后意思會發生變化。
            D.作者認為王陽明的觀點是正確的,但不夠完善,所以作者把他的話翻半個筋斗。
            (2)第⑤段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請結合文本的內容,說說下面鏈接材料這個事實論據能否替換文本中畫橫線部分的論據,并說明原因。
            鏈接材料:
                  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上去,沒有容器存放他制造的糧食。他偶然在灶的旁邊,看見經火燒過的泥土,硬得如石子一樣。他想到軟的土經火燒了,就成堅固且硬的東西。于是他把土做成幾個罐子,放入火中去燒,最終燒出了結實的罐子。于是他存放糧食的問題完全解決了。

            組卷:3引用:1難度:0.5

          六、(60分)

          • 12.作文。
                  炎炎夏日里,一口清涼的西瓜,是沁人心脾的味道:蔚藍天空下,滿野金黃的稻谷,是馥郁芬芳的味道;異地他鄉處,一縷淡淡的鄉愁,是魂牽夢縈的味道;依稀晨光中,母親忙碌的身影,是淳厚質樸的味道:靜謐柳蔭旁,品讀那別有情趣的文字,也是一種特別的味道……味道,無處不在。
                  請以“味道”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自擬標題;文體特征要鮮明,要有真情實感;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