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宜春市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9/25 0:0:1

          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 1.物理學就是研究光、熱、聲、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
             
            和物質
             
            的一門科學。

            組卷:109引用:16難度:0.9
          • 2.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小明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操作錯誤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沒有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小紅按如圖乙所示操作,讀出物體A的長度為2.0cm,測量結果錯誤的原因是讀數時

            組卷:35引用:4難度:0.9
          • 3.打點計時器通電時,振針每秒鐘上下振動50次,每次向下打1個點,這樣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是
            秒。小李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拉出的紙帶分別如圖所示,紙帶中從A點到H點經歷的時間為
            秒。

            組卷:229引用:1難度:0.3
          • 4.如圖所示,將一把金屬叉子拴在一根約1m長的線的中間把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雙手的食指上,纏繞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讓叉子撞到堅硬的物體上,等它垂下把線拉直時,你就可以聽到敲鐘似的響聲。通過撞擊,金屬叉子
             
            發聲,聲音主要通過
             
            傳遞到人耳。

            組卷:180引用:21難度:0.7
          • 5.在學習了聲音的特性之后,嘉嘉嘗試用吸管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排簫,如圖所示。吹奏時,吸管排簫發出的聲音是由
            振動產生的;吹不同長度的吸管可以改變發出聲音的
            (選填“響度”或“音調”)。

            組卷:40引用:3難度:0.6
          • 6.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而且鼓聲越響紙屑跳得越高,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用力敲鼓,鼓聲越大,是因為發聲體的
            越大,響度越大。

            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7.如圖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圖,通過小孔在光屏上成的燭焰的像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燭焰和小孔位置不變,當光屏遠離小孔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62引用:3難度:0.7

          四、實驗題,共28分,每小題7分,每空1分

          • 20.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鏡,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
            (1)實驗時,把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
            ,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
            (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

            A.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
            B.沿ON向后轉動紙板E
            C.沿ON向后轉動紙板F
            D.改變入射角的大小
            (3)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
            內(選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實驗現象說明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5)紙板上發生的是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組卷:35引用:1難度:0.4
          • 21.如圖-1所示,人眼的功能類似于照相機。學習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后,小明對人眼和照相機如何成清晰的像,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1)人眼結構中,視網膜到晶狀體的距離不變,相當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能否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可能與晶狀體的焦距有關;使用變焦照相機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時與焦距和像距有關。于是他用圖-2裝置進行探究。

            (2)實驗前,調節“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是為了使像呈現在

            (3)實驗主要步驟: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換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調節“F”光源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記錄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
            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換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調節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記錄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物體的高度H=5.0cm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焦距f/cm 像的高度h/cm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①分析
            三組數據可知:當像距不變時,物距變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要變大。
            ②分析4、5、6三組數據可知:當物距不變時,凸透鏡焦距越
            ,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據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焦距來看清遠近不同物體的:用變焦照相機在同一位置拍攝同一物體時,是通過同時調節焦距和像距,使物體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實驗結束后,小明和同學們進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長時間看近處物體,眼睛容易疲勞。學習較長時間后,建議同學們適當遠眺,使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變
            (選填“厚”或“薄”),焦距變大,舒緩眼疲勞,保護眼睛。
            ②用變焦相機拍完西安鐘樓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鐘樓上的鐘拍得更大一些,應該把照相機的鏡頭
            (選填“向前伸”或“往后縮”)同時增大焦距。

            組卷:949引用:10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