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二中初中部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4 0:30:1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下發明中不屬于化學發明的是(  )

            組卷:18引用:4難度:0.9
          • 2.“減少污染,凈化空氣,還我一片藍天”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下列氣體不是空氣污染物的是(  )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3.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

            組卷:85引用:16難度:0.9
          • 4.某礦泉水標簽上印有的主要礦物質成分及含量如下(單位:mg∕L):Ca-20,K-3,Zn-0.06,F-0.02等,這里Ca、K、Zn、F是指(  )

            組卷:50引用:188難度:0.9
          • 5.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組卷:193引用:3難度:0.5
          • 6.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中,不是氧化物的是(  )

            組卷:67引用:2難度:0.8
          • 7.關于水的凈化的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94引用:6難度:0.5
          • 8.下列符號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單質的是(  )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 9.蒸餾水不能用來養魚,是因為蒸餾水中幾乎不含(  )

            組卷:87引用:6難度:0.7
          • 10.下列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為+4價的是(  )

            組卷:58引用:50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共18分)

          • 3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整理實驗儀器時,發現了一個盛有黑色固體的燒杯。在請教老師后,同學們得知燒杯中的固體是加熱制取氧氣的剩余物(反應已完全),從中可以回收得到二氧化錳。小組同學將黑色固體取出,并對其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
            ①氯化鉀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無色;錳酸鉀也溶于水,而其水溶液呈綠色。
            Ⅰ.探究黑色固體是哪個化學反應的剩余物
            【猜想】
            猜想一: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猜想二:氯酸鉀制取氧氣;
            猜想三: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根據所學知識判斷,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進行實驗】取少量黑色固體于另一個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溶解,振蕩,過濾后得到黑色濾渣和無色濾液。
            【得出結論】猜想
             
            也不成立,理由是
             

            Ⅱ.探究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反應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應物;猜想二:是催化劑。
            【進行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各步驟結論
            實驗一 取7.5g氯酸鉀于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木條上的火星變亮 氯酸鉀受熱分解產生氧氣,但是
             
            實驗二 取2.5g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生氧氣
            實驗三 取7.5g氯酸鉀和2.5g二氧化錳于試管一起混合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木條迅速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
            實驗四 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并將全部濾渣洗滌、干燥、稱量 / 稱量固體的質量為
             
            g
            【實驗結論】
            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的反應中起到催化作用。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反思與交流】
            小明同學提出,前面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錳在這個反應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為: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五、計算題(本題共4分,每小題4分)

          • 32.我國已故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學生在計算相對原子質量時,通常用近似法粗略計算或定義法準確計算。某些原子的相關信息如表:
            原子名稱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原子質量
            金原子 79 118 79 m
            碳12原子 6 6 6 n
            根據如表數據計算:
            (1)用近似法粗略計算:金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為
             
            (用數字表示);
            (2)用定義法準確計算:金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

            組卷:55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