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分類匯編:生物與環境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人工栽種人參、三七等中藥成功的關鍵在于( )
A.控制適當溫度 B.控制充分的水分 C.控制較弱的光照 D.提供肥沃的土壤 組卷:7引用:4難度:0.9 -
2.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況為:下層熱帶雨林,中層常綠闊葉林,上層溫帶針葉林,頂端為高山草甸.決定該山坡植被分布的生態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陽光 C.溫度 D.能量 組卷:14引用:6難度:0.9 -
3.影響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陽光、溫度 B.高度、緯度 C.陽光、緯度 D.陽光、地形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4.深秋季節,位于路燈旁的樹葉比遠離路燈的樹葉( )
A.先變黃 B.稍晚變黃 C.同時變黃 D.不變黃 組卷:82引用:32難度:0.7 -
5.生活在炎熱且干燥環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的植物特征是( )
A.深綠色的大葉,葉的表面均有許多氣孔 B.深綠色的大葉,葉的一面有氣孔 C.淺綠色,有大小中等的葉,葉的下表面有氣孔 D.小而厚的葉,只有少量氣孔 組卷:19引用:8難度:0.7 -
6.喜歡生活在陰濕環境中的植物種類,一般葉片大而薄,主要是為了( )
A.充分利用光能 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溫度低 D.適應潮濕的環境 組卷:37引用:14難度:0.9 -
7.由氣候條件決定植物群落分布的兩個主要因素是( )
A.風力和熱量 B.光照和熱量 C.雨量和風力 D.熱量和雨量 組卷:18引用:2難度:0.9 -
8.有些植物的種子成熟后,即使有適合萌發的條件也不能萌發.例如有些植物的種子秋天成熟后,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才能萌發,這類植物最有可能是自然分布在( )的植物.
A.低緯度地區 B.低海拔地區 C.低降水量地區 D.高緯度地區 組卷:17引用:1難度:0.9 -
9.肺魚的夏眠是對什么的適應( )
A.缺水 B.高溫 C.缺食物 D.陽光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0.如圖繪出了5種魚的耐鹽范圍和耐溫范圍.在這5種魚中,哪一種是北冰洋的特有種?哪一種只能生活在熱帶湖泊中?哪一種分布最為廣泛( )
A.2、1、5 B.5、3、4 C.3、4、2 D.1、2、3 組卷:37引用:7難度:0.9 -
11.決定水池植物群落層次結構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A.溫度 B.濕度 C.空氣 D.光照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12.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度的生態效應( )
A.非洲大耳狐耳郭比北極狐大 B.冬眠的蛇互相纏繞在一起 C.石莼分布在近海水的表層 D.厄爾尼諾現象使某地松鼠冬季發情 組卷:34引用:3難度:0.9 -
13.一種捕食小蟲的動物,白天一般不活動,傍晚出來覓食,其體色黑暗,白天很可能是在( )的地方休息.
A.干燥的地方 B.潮濕的地方 C.黑暗的地方 D.明亮的地方 組卷:18引用:11難度:0.9 -
14.一種全孢螺菌被雙小核草履蟲吞食到細胞質內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進而生活在草履蟲的大核內.結果雙小核草履蟲為全孢螺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多種條件,而全孢螺菌則產生嘌呤和葉酸滿足雙小核草履蟲生長和分裂的需要.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
A.種內互助 B.種間互助 C.寄生 D.共生 組卷:7引用:1難度:0.9 -
15.下列對保護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保護色是所有生物適應生存所具備的體色 B.只有被捕食者才具有保護色 C.只有捕食者才具有保護色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可能有保護色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16.昆蟲的保護色越來越逼真,它們的天敵的視覺也越來越發達,結果雙方都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說明( )
A.自然選擇不起作用 B.生物為生存而進化 C.雙方在斗爭中不分勝負 D.雙方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組卷:37引用:49難度:0.7 -
17.生活在緯度越低、氣候越炎熱地區的企鵝,個體越小,越有利于身體散熱.這一事實可作什么特征的具體實例( )
①適應性②應激性③遺傳性和變異性④競爭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18.眼鏡蛇頸部膨大的白色眼鏡狀斑紋色彩鮮明,這屬于( )
A.擬態 B.保護色 C.警戒色 D.以上都不是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19.指出下列5種現象分別屬于①保護色②警戒色③擬態的依次順序是( )
a.西藏野牛外表形態及體色與巖石相似;
b.稻田里綠色昆蟲;
c.金環蛇具有黑黃相間條紋;
d.赤鏈蛇(無毒)有鮮艷的體色;
e.某些蠅類翅形和腹部斑紋似有刺胡蜂。A.①①②③② B.①①②②② C.③①②②② D.③①②③③ 組卷:34引用:4難度:0.7 -
20.黃毛夜蛾靜止時體色與背景相同.受襲時展翅而飛,翅色較鮮艷.快停飛時,突然跌落在地掩起鮮艷的翅膀,移動一段距離而停止不動,體色又與背景相同,可逃避敵害.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 )
A.保護色 B.警戒色 C.變態 D.適應性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21.非洲有一種花鳥,展翅時像花瓣,頭部似花蕊,這樣既能躲避敵害,又可輕取飛來的昆蟲,這種現象屬于( )
A.保護色 B.擬態 C.變態 D.警戒色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22.在某些水體中,如果除了鱸魚以外沒有其他魚類,那么鱸魚的成魚就會以本種的幼魚為食.蝌蚪能從腸道中排出有毒物質,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該物質多了就會使本種的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上述兩種現象分別屬于( )
A.捕食、種內斗爭 B.捕食、競爭 C.種內斗爭、競爭 D.種內斗爭、種內斗爭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23.綠草履蟲在見光處培養呈綠色,其原因是( )
A.其細胞質內有葉綠素 B.其細胞質內有葉綠體 C.其細胞質有綠藻共生 D.A和B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24.在林區放赤眼蜂,結果松毛蟲被消滅了,原因是赤眼蜂的卵產在松毛蟲的卵里,使松毛蟲卵的空殼率達97%以上,赤眼蜂的生活方式及兩者的關系實質是( )
A.捕食和種間互助 B.共棲和種間互助 C.共生和種間互助 D.寄生和種間斗爭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25.噬菌體與受其侵染的細菌之間的關系可稱為( )
A.共生 B.競爭 C.寄生 D.捕食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6.下列關于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對它的生活環境都具有一定的適應性 B.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適應是生物與環境相結合的現象 D.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絕對的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7.不適當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使該種大量繁殖,導致嚴重危害,例如某些害蟲.下面哪種情況可能和外來物種的大量繁殖無關( )
A.缺乏天敵 B.食物豐富 C.氣候適宜 D.對本地物種沒有影響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28.性成熟較早的動物,其后代出生率( )
A.較低 B.較高 C.動態平衡 D.變化較大 組卷:2引用:1難度:0.9
三、簡答題
-
84.如圖為一食物網,若蛇被全部捉光:
(1)此食物網中,何種生物數量大為減少
(2)何種生物數量有增加之趨勢組卷:22引用:1難度:0.1 -
85.如圖是一個簡化的食物網.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食物網由
(2)其中的初級消費者是
(3)處于第三營養級的生物有
(4)對圖中蜘蛛與青蛙的種間關系的描述應包括
(5)生態系統的4種成分中,該圖上只體現了兩種成分,未體現的另兩種成分是:組卷:13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