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3.6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023年單元測試卷(7)
發布:2024/8/29 4:0:8
一、選擇題
-
1.我國每年都要耗費大量木材用于制作教科書。當前,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費使用教科書的基礎上,政府又推行了部分教科書循環使用的政策。制定這一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 )
A.有利于衛生防疫 B.為造紙廠創造經濟效益 C.節約木材,保護森林 D.為了控制人口數量 組卷:79引用:34難度:0.5 -
2.同是熱帶地區但卻可能形成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稀樹草原、熱帶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觀,起決定作用的生態因素是( )
A.水 B.光 C.溫度 D.空氣 組卷:27引用:4難度:0.6 -
3.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是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B.目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呈衰退的趨勢 C.我國森林覆蓋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D.我國人均森林面積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組卷:6引用:2難度:0.6 -
4.有的植物的根長20米,而地上部分卻只有0.5米,這是植物對以下哪種生活環境的適應( )
A.陽光強烈 B.干旱缺水 C.陰暗潮濕 D.蟲災爆發 組卷:7引用:9難度:0.9 -
5.下列關于持續利用好草原、長期發展畜牧業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大力興修草原水利 B.盡量增加畜牧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原 C.改良牧草,推廣良種牧草 D.在適宜地營造基本草場防護林 組卷:4引用:4難度:0.8
二、解答題
-
15.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已成為受荒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全國四分之一的農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因此,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要切實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動.
(1)從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必須首先解決的非生物因素是
(2)近來北京等地區頻繁出現的“沙塵暴”和“泥雨”主要來自黃土高原和內蒙古地區,這反過來說明森林等植被在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還林還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組卷:16引用:3難度:0.1 -
16.如圖所示揭示了毀壞森林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一一當地球變成了“沙球”,人類和其他動物是否會像駱駝一樣,進化出駝峰,以適應“沙球”上的生活?據圖回答問題。
(1)這幅漫畫的寓意是什么?
(2)請給這幅漫畫起個恰當的名字。組卷:49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