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高考題同步試卷:4.1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0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8小題)
-
1.關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tRNA可以攜帶多種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相鄰的三個堿基 D.線粒體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組卷:527引用:165難度:0.9 -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組卷:1521引用:112難度:0.9 -
3.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為PrPsc,實現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朊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生變化 D.PrPc轉變為PrPsc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組卷:1023引用:80難度:0.9 -
4.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擬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長 組卷:1132引用:56難度:0.9 -
5.關于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密碼子位于mRNA上,反密碼子位于tRNA上 B.密碼子位于tRNA上,反密碼子位于mRNA上 C.密碼子位于rRNA上,反密碼子位于tRNA上 D.密碼子位于rRNA上,反密碼子位于mRNA上 組卷:661引用:50難度:0.9 -
6.如圖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鄰氨基酸形成肽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結構含有核糖體RNA B.甲硫氨酸處于圖中 的位置
C.密碼子位于tRNA的環狀結構上 D.mRNA上堿基改變即可改變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 組卷:982引用:54難度:0.9 -
7.下列對各種生物大分子合成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在高爾基體中合成膜蛋白 B.肌細胞在細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合成DNA D.葉肉細胞在葉綠體外膜上合成淀粉 組卷:771引用:67難度:0.9 -
8.大多數生物的翻譯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在如圖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劃線“0”表示的是一個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則該mRNA的起始密碼子可能是( )
A.1 B.2 C.3 D.4 組卷:495引用:27難度:0.7 -
9.2015年2月3日,英國議會下院通過一項歷史性法案,允許以醫學手段培育“三親嬰兒”。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技術可避免母親的線粒體遺傳病基因傳遞給后代 B.捐獻者攜帶的紅綠色盲基因不能遺傳給三親嬰兒 C.三親嬰兒的染色體全部來自母親提供的細胞核 D.三親嬰兒的培育還需要早期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 組卷:448引用:81難度:0.7 -
10.結合題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組卷:915引用:70難度:0.9
二、填空題(共1小題)
-
29.腸道病毒EV71為單股正鏈(+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下面為該病毒在宿主細胞腸道內增殖的示意圖。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物質M的合成場所是
(2)假定病毒基因組+RNA含有7500個堿基,其中A和U占堿基總數的40%.病毒基因組+RNA 為模板合成一條子代+RNA 的過程共需要堿基G和C
(3)圖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別是
(4)EV71病毒感染機體后,引發的特異性免疫有
(5)病毒衣殼由VP1、VP2、VP3 和VP4 四種蛋白組成,其中VP1、VP2、VP3 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 包埋在衣殼內側并與RNA 連接,另外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壞。若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疫苗,四種蛋白中不宜作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組卷:428引用:21難度:0.5
三、解答題(共1小題)
-
30.人類對遺傳的認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純合的黃色圓粒(YYRR)與綠色皺粒(yyrr)的豌豆雜交,若將F2中黃色皺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現型為綠色皺粒的個體占
試從基因表達的角度,解釋在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所觀察的7種性狀的F1中顯性性狀得以體現,隱性性狀不體現的原因是
(2)摩爾根用灰身長翅(BBVV)與黑身殘翅(bbvv)的果蠅雜交,將F1中雌果蠅與黑身殘翅雄果蠅進行測交,子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不為1:1:1:1,說明F1中雌果蠅產生了
(3)格里菲思用于轉化實驗的肺炎雙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種類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Ⅲ與R型菌混合培養,出現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是由于R型型菌突變產生,但該實驗中出現的S型菌全為
(4)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該模型用組卷:92引用:27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