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4 5:0:1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
1.下列能量轉化不是由化學變化引起的是( )
A.太陽能熱水器燒水 B.木炭烘烤食物 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煤燃燒發電 組卷:39引用:3難度:0.8 -
2.下列對某物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極難溶于水 B.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 C.具有可燃性 D.通常為無色、無味的氣體 組卷:102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使用太陽能 B.乘公交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增大綠化面積 組卷:367引用:15難度:0.5 -
4.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中,有四個同學的操作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A.
連接儀器B.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
量取稀鹽酸D.
二氧化碳驗滿組卷:76引用:1難度:0.9 -
5.鈦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四氯化鈦(TiCl4)是制取金屬鈦的重要中間物質,該物質中氯元素為-1價,則鈦元素的化合價為( )
A.-4 B.+1 C.+2 D.+4 組卷:397引用:25難度:0.5 -
6.中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等方面發揮著有效作用。有研究發現,中藥連花清瘟膠囊比西藥洛匹那韋(C37H48N4O5)的效果更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洛匹那韋屬于氧化物 B.洛匹那韋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C.洛匹那韋由37個碳原子、48個氫原子、4個氮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 D.洛匹那韋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7:48:4:5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二、解答題(共8小題,滿分70分)
-
17.已知鐵生銹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緩慢氧化的過程,生成一種暗紅色的固體。小明根據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②是進行如圖1實驗。第一天反應現象不明顯,通過長達7天的測定,計算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探究實驗1】
(1)實驗結束后能觀察到鐵絲表面有暗紅色物質生成,圖1中試管內液面
(2)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是:
【探究實驗2】
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蒸餾水等物質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2),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30.0mL 90.0mL 63.6mL
A.相同條件下,鐵粉與反應物間有更大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
B.兩者是不同物質,鐵粉的化學性質更活潑,更容易與氧氣反應
【反思與評價】
(4)寫一條如何防止生活中鐵制品生銹的方法組卷:71引用:1難度:0.5 -
18.為了測量某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10g石灰石樣品,反復灼燒至質量不再改變,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為6.7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CaO+CO2↑,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請計算:高溫
(1)反應生成的CO2的質量為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組卷:700引用:2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