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河南省鄭州四中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8 9: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藝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針指引航海 C.用泥土燒制陶瓷 D.用石塊修筑長城 組卷:1105引用:87難度:0.9 -
2.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被稱為同位素。氘是氫的一種同位素,其相對原子質量為2,元素符號為D,常用于特種燈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轟擊粒子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氘是金屬元素 B.氘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 C.氘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1 D.氘元素與氫元素屬于不同種元素 組卷:1837引用:13難度:0.3 -
3.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B. C. D. 組卷:23引用:3難度:0.9 -
4.華為公司最新芯片麒麟980處理器的應用,擺脫了對國外產品的依賴。芯片的主要部件半導體硅元件生產中,常用氫氟酸(HF)來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應原理可表示為SiO2+6HF═H2SiFn+2H2O,n的值是( )
A.2 B.4 C.6 D.8 組卷:397引用:8難度:0.5 -
5.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食鹽水、氯酸鉀 B.冰水、水銀 C.海水、高錳酸鉀 D.潔凈的空氣、液氧 組卷:27引用:4難度:0.9 -
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的 B.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C.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電荷數一定不同 D.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7.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目的 證明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證明石蠟中含有碳、氫、氧元素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證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實驗設計 A B C D A.A B.B C.C D.D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16分)
-
22.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1)圖1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圖中,CD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
(3)實驗2前廣口瓶內空氣體積為V,燒杯中水的體積為V1;實驗后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2.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表達式為組卷:41引用:5難度:0.5
五、綜合應用題(共16分)
-
23.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幾種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所選用的裝置是
(2)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
(3)寫出一條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的注意事項
(4)F裝置在化學上被稱為“萬能瓶”,可用于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應從
(5)把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8.55克,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稱量剩余物質量為13.75克,求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組卷:1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