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不是任何物質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碘 C.汽油 D.氯化鈉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B.
滴加液體C.
測定溶液的pHD.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組卷:8引用:2難度:0.7 -
3.變色效果最好的地衣類植物——石蕊,是最早使用的酸堿指示劑。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的是( )
A.硫酸 B.氫氧化鈉溶液 C.水 D.鹽酸 組卷:90引用:1難度:0.6 -
4.下列有關熟石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熟石灰的溶液俗稱石灰水,呈堿性 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銅溶液按一定的配比配制農藥波爾多液 組卷:112引用:6難度:0.7 -
5.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稱完全一致的是( )
A.Ca(OH)2 氫氧化鈣 消石灰 B.NaOH 氫氧化鈉 小蘇打 C.NaHCO3 碳酸氫鈉 燒堿 D.CaO 氧化鈣 石灰石 組卷:46引用:3難度:0.9 -
6.已知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下列對它的理解正確的是( )
A.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固體 B.20℃時,100g KNO3溶液中溶解31.6g KNO3固體 C.100g水中溶解了31.6g KNO3固體達到飽和 D.20℃時,31.6g KNO3固體溶于水形成飽和溶液 組卷:617引用:7難度:0.8 -
7.在化學實驗中,正確、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安全的保障。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描述正確的是( )
A.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先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3%-5%氫氧化鈉溶液 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要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鹽酸溶液 C.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D.將配制好的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并貼上標簽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五、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
22.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順序進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
A.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調節游碼
C.添加砝碼
D.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3)在配制過程中,會導致溶液濃度偏小的原因
A.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細口瓶時,有少許灑出
B.量水的體積時,俯視量筒
C.稱量的氯化鈉中含有少量雜質
D.用5g氯化鈉和100g水配制溶液組卷:33引用:1難度:0.6 -
23.青竹湖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并做了如下實驗:
①在止水夾K1、K2處于關閉狀態時,將針筒A中溶液擠入試管B中,接著打開止水夾K1,發現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試管B中,充分反應后,試管B留下的溶液也顯紅色;
②打開止水夾K2,風哨振動鳴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應后B、D中溶液都變為無色。
請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充分反應后,試管B中溶液呈紅色,則溶液顯
(2)步驟①中,充分反應后,試管B里的CO2最終轉化為
(3)風哨振動鳴叫說明上述實驗步驟①后B、D裝置內氣壓
(4)B、D中溶液都變為無色后,將B、D裝置內的溶液倒入同一個燒杯,該興趣小組對該燒杯溶液所含溶質組成產生了探究興趣。小青同學認為燒杯中溶質組成存在以下五種猜想:猜想Ⅰ:只有硫酸鈉;猜想Ⅱ:硫酸鈉和稀硫酸;猜想Ⅲ: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猜想Ⅳ:硫酸鈉和碳酸鈉;猜想V:硫酸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小竹同學指出上述五種猜想只有猜想Ⅰ和猜想Ⅱ可能成立,理由是
(5)小竹為探究上述燒杯溶液所含溶質組成,設計了如下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從燒杯中取出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少量氯化鋇溶液 猜想Ⅱ成立
(7)要證明猜想Ⅰ成立,可以選擇
A.鎂條
B.紫色石蕊溶液
C.碳酸鈉溶液
D.氫氧化銅
E.氫氧化鋇溶液
F.硝酸鋇溶液組卷:3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