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2.2 海陸的變遷》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11/29 14:0:2

          一、選擇題

          • 1.地球表面“滄海桑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78引用:8難度:0.8
          • 2.去年12月8日,習近平主席和尼泊爾總統(tǒng)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測定高程為8848.86米。讀“世界局部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2~3題。

            與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板塊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3.去年12月8日,習近平主席和尼泊爾總統(tǒng)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測定高程為8848.86米。讀“世界局部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2~3題。

            對圖中地理事物進行推測,觀點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4.喜馬拉雅山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動物化石。這說明(  )

            組卷:23引用:5難度:0.7
          • 5.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海陸變遷的是(  )

            組卷:401引用:41難度:0.9
          • 6.人類從未終止過對海陸變遷奧秘的探索。據(jù)此回答6~7題。
            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7.人類從未終止過對海陸變遷奧秘的探索。據(jù)此回答6~7題。
            日本火山、地震頻繁,是因為日本位于哪兩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

          • 2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其中A是
             
            板塊,B是
             
            板塊,C是
             
            板塊。
            (2)按照板塊構造理論,一般來說板塊內部較
             
            ,板塊交界地帶地殼較活躍。甲、乙兩帶都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帶,其中甲位于
             
            火山地震帶;乙位于
             
            火山地震帶。
            (3)歐洲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是A板塊和B板塊的
             
            (運動形式)而形成的。

            組卷:29引用:10難度:0.5
          • 25.隨著北極海冰的逐漸消融,北極東北航道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通過北極東北航道,中國可以從國內大部分港口開辟通往歐洲港口的新航線。結合如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極東北航道大大縮短了大連和鹿特丹的距離,通過甲
             
            洋,把大連瀕臨的
             
            洋與大西洋緊緊相連。傳統(tǒng)航道必須經過①
             
            運河,①也是亞洲與乙
             
            洲的分界線。根據(jù)板塊構造理論,全球分為六大板塊,B地處于
             
            板塊。C所在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半島
            (2)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fā)生7.0級地震。試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我國地震頻發(fā)的原因。
             

            (3)當?shù)卣饋砼R時,正在景點游玩的你會采取什么措施自我保護?(請列舉兩點)
             

            組卷:17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