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雙溝中心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1 6:30:2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計23分。答案寫在答題卡內,否則0分。)
-
1.2021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家長同意并提出書面申請,進校后手機要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該舉措( )
①給予學生特殊保護和關愛
②目的在于禁止學生參與網絡生活
③徹底根除學生手機依賴癥
④有利于學校依法管理學生的手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86引用:10難度:0.7 -
2.《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從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下面詩句與此活動目的相符的是( )
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②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④落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組卷:3引用:8難度:0.7 -
3.直播泡茶、納鞋底、鑒寶,北京老字號的大師們在鏡頭前一亮相,就成為帶貨能力可觀的“網紅主播”。如今,北京很多老字號開網店、做直播、運營粉絲社群,加速數字化轉型。如果給這段新聞擬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
A.老字號數字化轉型,贏回年輕消費者 B.經濟快速發展,全靠直播帶貨促銷量 C.老字號歷史悠久,國有經濟大放異彩 D.網絡助力經濟發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組卷:220引用:70難度:0.8 -
4.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持續進行,孩子的學習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2020年3月6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各校要積極幫助解決線上學習條件問題,教育部門、各中小學校迅速行動起來,組織學生利用網絡云平臺和QQ、微信、釘釘等網絡社交工具,采取“互聯網+”的模式開展遠程教學。這主要說明( )
A.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完全取代 B.網絡可以解決學習中的一切難題 C.信息化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 D.智能化提升了人們物質生活質量 組卷:9引用:12難度:0.7 -
5.2020年,我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占GDP比重達45%左右。數字經濟成為福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核心引擎。這表明( )
①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新的平臺
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③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網絡讓我們生活豐富多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引用:3難度:0.6 -
6.近日,黑龍江齊齊哈爾12歲的小雪在QQ上遭遇“轉賬888元,返還8888元”的詐騙。1300元壓歲錢被騙走后,小雪被拉黑。被騙后的小雪給警方提供了多條重要線索。最終,警方將9名嫌疑人全部抓獲。這說明( )
①沉迷網絡,會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②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提高警惕,以防被騙
③只有自覺遠離網絡,才能防止遭遇網絡詐騙
④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斗爭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7.《我向總理說句話》是中國政府網的常設欄目,一些網民的好建議會被直接送到總理的辦公桌上,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B.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C.網絡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D.網絡是把雙刃劍 組卷:679引用:59難度:0.8 -
8.中學生小明在學校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節假日經常到十字路口幫交警疏導交通、到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去景點做志愿者……,對于小明的做法,認識錯誤的是( )
A.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 B.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 C.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名人 D.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組卷:34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5.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網絡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推動了社會進步。世界因網絡而更加絢麗多彩,生活因網絡而更加豐富多樣。但是,網絡也帶來一些問題,出現很多弊端。因此,我們要理性利用網絡,做網絡生活的主人。
(1)從“網絡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網絡推動了社會進步”兩個方面分別談一談網絡的積極影響。
(2)針對網絡帶來的問題和弊端,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3)請你為營造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給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組卷:17引用:4難度:0.4 -
26.材料一:準則一在圖書館看書,必須保持安靜。準則二等候公交車、地鐵時必須排隊。準則三過馬路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材料二:有人說:我有言論自由,因此我想說話我就可以說。
(1)材料一中的三個準則共同體現了一個什么道理?
(2)上述三個準則分別是用什么規則來約束和規范行為的?
(3)社會規則有什么作用?
(4)你認為自由和規則的關系怎樣?
(5)你打算怎樣堅定地維護規則?組卷: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