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第二次學業水平合格性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8 7:0:2

          一、選擇題

          • 1.細胞學說揭示了(  )

            組卷:712引用:64難度:0.9
          • 2.痢疾內變形蟲是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的一種變形蟲,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腸壁組織,引發阿米巴痢疾。該蛋白酶在細胞中的合成場所是(  )

            組卷:83引用:19難度:0.7
          • 3.如圖是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以及它們之間水分流動方向的示意圖。圖中三個植物細胞的細胞液,在濃度上的關系是(  )

            組卷:71引用:16難度:0.7
          • 4.下列對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7引用:4難度:0.7
          • 5.細胞內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  )

            組卷:55引用:34難度:0.7
          • 6.結合細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組卷:79引用:17難度:0.8
          • 7.在植物工廠中,LED燈等人工光源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從光合色素吸收光譜的角度分析,適宜的光源組合為(  )

            組卷:72引用:21難度:0.7
          • 8.在封閉的溫室內栽種農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產量的措施是(  )

            組卷:224引用:30難度:0.9
          • 9.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23引用:53難度:0.9
          • 10.正常情況下,下列關于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86引用:17難度:0.7
          • 11.如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該細胞處于(  )

            組卷:70引用:5難度:0.8
          • 12.某生物的體細胞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細胞內含有的染色單體、染色體和DNA分子數依次是(  )

            組卷:383引用:50難度:0.7
          • 13.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當其遺傳物質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組卷:204引用:36難度:0.9
          • 14.下列物質從復雜到簡單的結構層次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98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42.研究人員用野生一粒小麥與山羊草雜交獲得野生二粒小麥,過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問題:
            (1)野生一粒小麥與山羊草
             
            (是、不是)同一物種,判斷依據是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麥的過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細胞分裂過程中
             
            的形成,最終使得野生二粒小麥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變為
             
            條.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麥是
             
            (可育、不可育)的.

            組卷:91引用:4難度:0.5
          • 43.閱讀科普短文,請回答問題。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按蚊的叮咬在人群中傳播。瘧原蟲進入人體后,在紅細胞中增殖,導致紅細胞被破壞。患者表現為貧血、脾腫大、消化系統炎癥、支氣管炎及其他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瘧疾發病率較高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引起鐮狀細胞貧血的突變基因頻率也較高。該突變基因引起血紅蛋白β鏈的氨基酸序列改變,當血液中氧濃度低于正常值時,紅細胞由兩面凹的圓盤狀變為彎曲的鐮刀狀,容易破裂引起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當突變基因純合時會導致鐮狀細胞貧血,而雜合子則沒有嚴重的臨床癥狀。
            為什么瘧疾流行區,引起鐮狀細胞貧血的突變基因頻率較高?1949年英國醫生安東尼?艾利森推測雜合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瘧疾,并調查了某熱帶地區290位兒童的瘧疾發病率,結果如表。
            患瘧疾人數及比例 未患瘧疾人數及比例 總計
            攜帶突變基因的雜合子 12(27.9%) 31(72.1%) 43
            無突變基因的純合子 113(45.7%) 134(54.3%) 247
            在另一項針對成年男性的實驗中,30位參與者自愿讓帶有瘧原蟲的按蚊叮咬。結果發現,15位無鐮狀細胞貧血突變基因的正常男性中,有14位患瘧疾;15位攜帶突變基因的正常男性中,僅有2位患瘧疾。
            上述事實或許可以解釋:盡管鐮狀細胞貧血突變基因頻率會因貧血患者的死亡而逐漸下降,但在瘧疾高發區仍有較高的頻率。
            (1)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
             
            、增添或缺失,誘發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
             
            因素。
            (2)概括上文中“某熱帶地區兒童瘧疾發病率”的調查結果:
             

            (3)瘧疾流行區鐮狀細胞貧血突變基因頻率高,請從進化的角度闡明原因:
             

            (4)以上實例說明,基因突變是有害還是有利,與
             
            有關。

            組卷:3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