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第10課 蘭亭集序》2022年同步練習卷(8)

          發布:2024/12/18 20:0:2

          一、典例解讀

          •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9引用:14難度:0.9
          • 2.下列加線詞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0引用:8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信”意為“信物”的一項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4.對“次”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5.對“臨”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二、精準變式

          • 14.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王羲之傳
                  王羲之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晉書?王羲之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
            B.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
            C.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
            D.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含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因稱字為表字。
            B.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漢隸在東漢時達到頂峰,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C.太尉,是三公之一。三公是國家最高官職,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政、監察。
            D.山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謂之陽。如《愚公移山》:“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導的堂侄,年幼時并沒有顯出什么特異之處,成人后擅長隸書,被稱為古往今來的佼佼者。后來被太尉郗鑒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龍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與謝安等文人雅士聚焦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寫下著名的《蘭亭集序》以抒發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草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該全身心地投入。
            D.驃騎將軍王述在會稽任職時,恰逢母喪,王羲之因為與之感情上有隔閡,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沒有再去,王述對此深為怨恨。
            (4)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譯文:
             

            ②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譯文:
             

            組卷:11引用:5難度:0.6

          三、綜合提升變式練

          • 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韋珍,字靈智,孝文賜名焉。父尚,字文叔。位樂安王良安西府從事中郎。卒,贈雍州刺史。
                  珍少有志操,歷位尚書南部郎。孝文初,蠻首極誕歸款,朝廷思安邊之略,以誕為東荊州刺史,令珍為使,與誕招慰蠻左。珍至桐柏山,窮淮源,宣揚思澤,莫不懷附。淮源舊有祠堂,蠻俗恒用人祭之。珍乃曉告曰:“天地明靈,即人之父母,豈有父母,甘子肉味?自今宜悉以酒脯代用。”群蠻從約,自此而改。凡所招降七萬余戶,置郡縣而還。以奉使稱旨,賜爵霸城子
                  高祖詔珍移鎮比陽,蕭噴遣其雍州刺史陳顯達率眾來寇。城中將士咸欲出戰,珍曰:“彼初至氣銳,未可便控,且共堅守,待其攻我疲弊,擊之未晚。”于是憑城拒戰,殺傷甚眾。相持旬有二日,夜開城門掩擊之,賊逆奔潰。以功進爵為侯。累遷顯武將軍、郢州制史。所在有聲績,朝廷嘉之,遷龍驤將軍,賜驊騮二匹,帛五十匹,谷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內孤貧者,謂曰:“天子謂我能撫綏卿等,故賜以谷帛,吾何敢獨當?”遵以所賜,悉分與之。
                  尋轉荊州刺史與尚書盧陽烏征赭陽為齊將垣歷生蔡道恭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陽烏曰主上圣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于上流。若有事荊楚,恐老夫復不得停耳。后車駕征鄧沔,復起珍為中軍大將軍、彭城王元勰長史。鄧沔既平,試守魯陽郡。孝文復南伐,路經珍郡,加中壘將軍。珍從至清水,帝曰:“朕頃戎車再駕,卿恒翼務中軍。今日之舉,亦欲引卿同行,但三鴉險要,非卿無以守也。”因救還。及孝文崩于行宮,秘匿而還,至珍郡,始發大諱。還,除中散大夫,尋加鎮遠將軍、太尉諮議參軍。卒,贈本將軍、青州刺史,謚曰懿。
            (選自《北史?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尋轉荊州刺史與尚書盧陽烏征赭陽/為齊將垣歷生/蔡道恭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陽烏曰/主上圣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于上流/
            B.尋轉荊州刺史/與尚書盧陽烏征赭陽/為齊將垣歷生/蔡道恭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陽烏曰/主上圣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于上流/
            C.尋轉荊州刺史與尚書盧陽烏征赭陽/為齊將垣歷生/蔡道恭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陽烏曰/主上圣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于上流/
            D.尋轉荊州刺史/與尚書盧陽烏征赭陽/為齊將垣歷生/蔡道恭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陽烏曰/主上圣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于上流/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郡縣,古代兩級行政單位,大體相當今天的省與縣,郡縣之名,初見于周。
            B.霸城子,爵位名,子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四等。
            C.孤貧,孤苦貧寒,孤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貧指收入少,生活困難。
            D.復起,指官員因有功擔任官職,明清后又指服父母喪期滿后重新出來做官。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韋珍招慰蠻左,移風易俗。他用朝廷恩澤感化安撫邊地百姓,收復了許多蠻夷之地;說服少數民族革除了以活人祭祀的陋習。
            B.韋珍功績卓著,體恤百姓。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有名聲和政績,朝廷賞賜他的馬匹,帛、谷等物,他全部分給了孤寒貧窮的人。
            C.韋珍審時度勢,善于用兵。面對來犯之敵,韋珍并不急于出戰,而是憑借城防與敵人相持,等敵人疲憊困頓之時,趁夜掩殺敵人。
            D.韋珍德高望重,深受信任。韋珍隨從高祖(孝文)再次南征時,高祖讓他固守險要之地;高祖在行宮駕崩,韋珍回到郡所才公開發喪。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珍至桐柏山,窮淮源,宣揚恩澤,莫不懷附。
            ②天子謂我能撫綏卿等,故賜以谷帛,吾何敢獨當?
            (5)韋珍憑什么做出“若有事荊楚,恐老夫復不得停耳”的推斷?請簡要說明。

            組卷:27引用:9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