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實驗學校九年級(上)開學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31 7:0:2
一.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按下列裝置實驗,不能達到對應目的是( )
A.
收集H2B.
O2驗滿C.
配制20%的Ca(OH)2溶液D.
除去CO中的CO2組卷:296引用:60難度:0.9 -
2.生物體死亡后,體內含有的碳-14會逐漸減少(稱為衰變)。因此科學家可通過測量生物體遺骸中碳-14的含量,來計算它存活的年代,這種方法稱之為放射性碳測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與8個中子,在衰變時,一個中子變成質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關于新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B.氮原子核,含7個質子,7個中子 C.碳原子核,含6個質子,7個中子 D.氧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組卷:1281引用:74難度:0.9 -
3.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判斷正確的是( )
A.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所以該物質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堿溶液一定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組卷:290引用:16難度:0.7 -
4.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堿性 B.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C.鐵粉可做食品保鮮劑--鐵粉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反應 D.金剛石能裁玻璃--金剛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屬 組卷:86引用:7難度:0.7
三、實驗、簡答題(總4題,共32分)
-
13.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設計實驗】第一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的A、B兩套裝置。
你認為合理的是(填編號)
【進行實驗】
【數據分析】實驗結束后,整理數據如下:(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
通過對實驗數據分析,實驗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組 別 1 2 3 4 5 6 進入瓶中水的體積(ml) 20 18 19 17 21 19
【實驗分析】(1)紅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2分)實驗結束,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可能的原因是15
①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③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④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改進實驗】
(1)第二小組同學設計了C實驗裝置,優點是:
(2)第三小組同學設計了D實驗裝置,優點是:組卷:67引用:3難度:0.3
四、計算題
-
14.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小葉取10g樣品與1g二氧化錳進行制取氧氣的實驗,試管內剩余固體質量隨時間變化如表所示(樣品中雜質不參與化學反應):
加熱時間(s) t1 t2 t3 t4 剩余固體質量(g) 9.68 9.04 7.16 7.16
(1)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氧氣的總質量為
(2)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組卷:315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