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遼寧省本溪市中考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23 13: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1分,共10分)

          • 1.讀我國北緯36°地形剖面圖,該圖反映出我國地勢總的特征是(  )

            組卷:60引用:1難度:0.7
          • 2.北京時間2018年1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4組衛星發射。當天西昌地區天氣晴朗,以下符號能表示當日天氣的是(  )

            組卷:38引用:1難度:0.8
          • 3.科技是國之重器,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如2017年我國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再次占據全球超算榜首,影響該項高新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4.暑假期間,小明要去看歷史悠久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而小麗卻想了解多姿多彩的西南少數民族風情,請幫助他們從下列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中找到他們要去的省區,它們分別是(  )

            組卷:73引用:11難度:0.6
          • 5.1995年10月,新疆尼雅遺址出土了一塊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蜀錦。“蜀錦”產于哪個省級行政區(  )

            組卷:114引用:7難度:0.6
          • 6.下列關于我國國情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三、綜合題(共5小題,30分)

          • 19.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并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讀圖,回答問題。

            (1)黃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溝壑縱橫,這是由于嚴重的
             
            造成的。
            (2)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呈惡性循環態勢,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氣候自然條件差
            B.開發歷史悠久,資源枯竭
            C.人口增長過快,人地矛盾突出
            D.生產技術落后,農業產量不高
            (3)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要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
             
            ,改善環境,并且已經摸索出許多成功經驗。
            (4)2010年上海世博會青海館以“中華水塔--三江源”為主題,揭示三江源地區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下列動物中不屬于三江源地區珍稀野生動物的是
             


            (5)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以保護長江、
             
            、瀾滄江上游地區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其建立的重要意義是
             

            A.改造濕地,擴大耕地面積
            B.大量開發當地的資源,提高財政收入
            C.可以增加牲畜的放養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D.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使珍稀瀕危動物得到保護、河流下游流域的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

            組卷:66引用:1難度:0.5
          • 20.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我國在新世紀跨區域修建了著名的四大工程,實現區域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讀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分布圖,回答問題。

            (1)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我國新疆的A
             
            盆地中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
            (2)西氣東輸工程給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的好處有
             

            ①優化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
            ②發揮了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帶動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③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局面
            ④天然氣是潔凈能源,對東部地區的大氣環境改善十分有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西北和華北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為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狀況,我國實施了
             
            工程,其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引水,利用B
             
            輸送到山東、天津等地。
            (4)C是2006年建成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
             
            ,它是促進西藏經濟發展強有力的紐帶和重要的橋梁。
            (5)西電東送工程開發中部地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京津唐地區。西電東送工程中部通道,將位于長江上游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D
             
            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送往華東地區。西電東送是我國變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組卷:42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