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5.5 顯微鏡和望遠鏡》2021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12/19 16:30:2
一、單選題
-
1.關于顯微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鏡有發散作用,目鏡有會聚作用 B.物鏡得不到像,目鏡得到物體放大的像 C.物鏡有會聚作用,目鏡有發散作用 D.物鏡得到放大的像,目鏡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組卷:258引用:11難度:0.8 -
2.學習科學知識的價值之一,是主動將所學知識創造性地服務于社會。如“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就有許多實際應用。下列發明成果應用了這一知識的是( )
A.驗鈔機 B.望遠鏡 C.真空玻璃 D.體溫計 組卷:386引用:10難度:0.6 -
3.下列儀器的成像特點與行車記錄儀相同的是( )
A.顯微鏡 B.放大鏡 C.投影儀 D.照相機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4.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物體經過顯微鏡和望遠鏡所成的像都比實際物體大了很多倍 D.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目鏡都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組卷:1284引用:7難度:0.5 -
5.有一個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用凸透鏡組成的,下列關于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遠處的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目鏡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 C.望遠鏡的口徑越大,同一個物體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遠鏡看物體時,最后看到的是虛像 組卷:408引用:6難度:0.7 -
6.對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圖闡述正確的是( )
A.甲圖: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需用凸透鏡矯正 B.乙圖: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需用凹透鏡矯正 C.丙圖:顯微鏡最終成像與物體相比是倒的,因此我們看的是實像 D.丁圖:望遠鏡可以增大觀察的“視角”,所以看得更清楚 組卷:138引用:6難度:0.7
三、實驗題
-
17.小明同學為了探究影響物體對眼睛視角大小的相關因素,他通過觀察不同高度的樹木且不斷地改變眼睛與樹木的距離,如圖所示,得到數據,如表格所示:
物體高度h(m) 4 2 1 距物體距離s(m) 8 6 4 2 8 6 4 2 8 6 4 2 視角α(度) 28 36.8 53.1 90 14.2 19 28 53 5.5 9.5 14.2 28
(1)在觀察相同高度的物體時,視角的大小與 有關,越遠視角越
(2)觀察者的眼睛與物體距離不變時,視角的大小 有關,越大,視角越 。組卷:142引用:10難度:0.5 -
18.在課外科技實踐活動中,小蘭、小宇等同學研制使用了“水滴顯微鏡”。具體探究過程如下:
A.如圖甲所示,通過小水滴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紙上的箭頭倒立的像。
B.如圖乙所示,再用一個焦距為30cm的凸透鏡作為目鏡觀看水滴下面的箭頭,緩慢調節凸透鏡與水滴之間的距離,就會看到箭頭放大的像。
C.最后利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細鹽粉、昆蟲翅膀等,看到的景象令人驚異。
(1)探究過程中“小水滴”相當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小宇等同學通過小水滴看到的是箭頭。
A.倒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2)緩慢調節凸透鏡與小水滴之間的距離,就會看到箭頭被放大的像。這里調整的目的是 。
(3)若用眼鏡代替凸透鏡,在家里完成上述實驗,應該選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該眼鏡的度數約為 度。[眼鏡的規格常用“度”表示,其數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單位)倒數的100倍]組卷:3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