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3 12:26:7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觀察“亞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李在觀察如圖后得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①赤道橫穿亞洲東南部②亞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亞洲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
            ④亞洲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2.觀察“亞洲簡圖”,回答1~3小題。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據是(  )
            ①跨緯度最廣②面積最大③周圍被大面積海洋包圍④東西距離最長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 3.讀圖,判斷①②③氣候類型的共同特點是(  )

            組卷:183引用:4難度:0.6
          • 4.在亞洲,有的地方終年炎熱,有的地方長冬無夏,有的地方雨水豐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這都說明了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差異大。據圖,回答4~5題。

            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敘述錯誤(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5.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據此完成6~8題。
            ?
            亞洲季風氣候區水旱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7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30分)

          • 24.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部門以及農作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某學習小組以印度為例進行了探究。
            材料一  水稻喜高溫、多濕、光熱較好的平原,適宜的年降水量是700-1600毫米。小麥是一種喜溫涼、耐旱的糧食作物,適宜的年降水量是250-800毫米。
            材料二  如圖是印度簡圖與南亞氣候示意圖。

            (1)圖1中甲、乙兩地都發展糧食種植業,根據材料判斷,水稻宜種植在
             
            地。
            (2)目前,使印度的農業生產很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
             

            A.農村勞動力少
            B.人口增長快
            C.水旱災害頻繁
            D.勞動力流失
            (3)棉花也是印度重要的農作物,棉花采摘后經加工就會成為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圖1四個城市中,適宜發展棉紡織工業的是
             
            ,其有利條件是
             
            (一條即可)。
            (4)印度人口稠密,保障糧食生產質量和數量非常重要。請根據學過的地理知識,給印度農業發展提建議
             
            。(一條即可)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5.讀日本和俄羅斯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地理位置看,日本、俄羅斯兩國都位于
             
            (南、北)半球。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
             
            (內陸國/島國/海陸兼備國家)。
            (2)日本工業與俄羅斯工業的分布及原因有顯著不同。日本由于
             
            ,工業主要分布在
             
            內海沿岸和
             
            洋沿岸;與日本相比,俄羅斯發展工業的主要優勢有
             

            組卷: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